养猪,在我们传统的印象中一直是技术含量低、工作环境差、风险成本高的行业,然而在五大连池风景区龙泉村,却有一个人改变了村里人对养猪的认识。他叫李超,今年34岁,是五大连池风景区火山生态养殖有限公司的创办人,十几年的创业之路使他从一名普通的打工仔成长为一个占地面积2万平方米、年出栏4000余头、收入50余万元养猪场的老板。
由于家庭贫困,17岁的李超初中毕业后便开始了外出打工生涯。打拼多年后,他选择回家自主创业。2006年,他拿出了10万元,在龙泉村修建厂房,建起了一个小型养猪场,由于他吃苦耐劳善于学习,养猪场的规模不断扩大。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2011年年末,他的养猪场内感染了口蹄疫,这让一直按照传统方式养殖的李超措手不及,损失惨重。后来请技术人员来到他的猪舍现场考察,指出他在卫生防疫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经过一个月的对症下药、注射疫苗、科学设计改良猪舍等举措,疫情得到了控制,也使他改变了思路,从传统的粗放式养殖走上了技术养殖的道路。
从2013年起,生猪价格大幅下跌,伴随着饲料成本的上涨,李超的生猪养殖又陷入了困境。李超开始上网查询相关信息,接触到了“互联网+养殖”的概念,一个大胆的设想在头脑中形成:按“互联网+养殖”的设想建立一个规模化的生态养殖场,充分利用养殖场地处五大连池火山生态保护区这一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打造一个火山矿泉绿色生态品牌。他的这一设想得到了当地政府和就业部门的大力支持。从选址、筹集资金到猪场的设计建造仅用了十个月,一个建筑面积4000平方米、存栏母猪繁育200余头、年出栏达4000头的现代化养殖场便建立起来了。养殖场采用先进“生态发酵床养殖”技术,在猪舍内利用鲜锯末、水稻壳和生态发酵菌种拌成垫料,垫起80厘米厚发酵床,供生猪日常活动自由拱嚼,使用生态发酵床后,舍内没有氨气味,粪便可自然分解,避免了人工清理,节省了人力,而猪场没有了粪堆,没有了污水排放,对环境也不会造成污染。先进的技术加上五大连池风景区天然冷矿泉的优质水源和优质矿泉玉米作饲料,在生猪饲养过程中完全不添加任何添加剂,饲养至12个月后出栏的生态猪肉,从营养到口感都是一流的。
“互联网+养殖”的模式让李超在创新创业的大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有信心。他计划未来两年时间内,对养殖场进一步扩建,引进美系两种猪种,努力向年出栏万头迈进,打造绿色食品认证并注册商标,逐步实现屠宰、分割、深加工一条龙生产,让自己生产的猪肉进入大型商场超市,走出本地拓展外地市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