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网曝一名中国女孩在国内某航空公司班机上被外国乘客骚扰,求助空乘人员却无济于事。笔者感慨良多。
笔者由此想到了自己乘坐飞机的亲身经历:飞机已经在跑道上等待起飞了,但坐在笔者前排的一名乘客仍在玩弄手机,在空姐再三提醒下仍然无动于衷,空姐束手无策;而坐在笔者身旁的就是空中保安,却置若罔闻,最后还是在笔者的强烈要求下该乘客才极不情愿地关闭手机。笔者又联想到了前几年发生在中国动车上的一幕:一名外国男子把臭脚搭在了前排乘客的靠椅上方,引起前排乘客的不满,整个过程该外国男子不断口出恶言,但乘警到来后却以息事宁人的态度处理此事,使中国乘客的权益受损。
随着社会的流动日益频繁,在公共领域出现的问题也越来越多,这就要求公共领域的各类服务人员必须要与时俱进,熟练掌握处置各类问题的技巧和能力,站在公平、正义、法治的高度看待和处理公共领域出现的问题,通过正规、合法、合理的程序处理问题,来体现我国社会的“软实力”。
首先,要熟悉各种预案。对公共领域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作为公共服务人员要未雨绸缪,大胆假设,提前思考,切实拿出各种处置预案,并熟悉处置方法,做到预有准备,防患未然。其次,要强化责任心和正义感。遇到情况,公共服务人员要有强烈的责任感,第一时间了解情况,根据预案及时处置,掌握工作主动权,切实维护弱者和受害方的权益。再次,要严格依法处置。根据出现问题的性质、影响程度,对照处置预案,迅速做出公正合理的处置对策,绝不能“中外有别、贫富有别、强弱有别”,更不能置之不理,也不能息事宁人,通过对问题的处置,真正体现一名公共服务人员应有的素质,真正让正义和法治精神在中国大地上彰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