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正在江苏扬州观看马拉松赛的苏州市民曾雅文见到了这样一幕——在10公里终点宋夹城公园,一群刚刚结束比赛的马拉松选手没有乘坐组委会准备的大巴车,而是把旁边的公共自行车“抢夺”一空。最后一个“抢”到车的小伙子喜上眉梢,刷卡、推车,一阵风似的骑走了。
如今,公共自行车在全国很多城市渐渐普及,成为鼓励市民低碳出行、运动健身的新方式。那么,公共自行车给市民生活到底带来了什么新变化?又给城市建设留下了哪些新课题?
走不太远就有站点
家住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咸嘉新村的林女士家离单位只有不到4公里的路程。恰好,她家门口和单位门口都有公共自行车站点,骑车大概20分钟,于是公共自行车就成了她上下班的主要交通工具。扬州市民王玥说,公共自行车在市里很流行,有朋友来时,他也习惯从附近的站点租几辆车,带朋友骑行游玩。
据悉,扬州市区(含江都区)已布放公共自行车约12500辆,站点达400个,在居民多、景点多的区域站点布局更为密集。记者随机采访的市民表示,如果遇到车不够或者车位不足的时候,走到下一个站点租车或还车都不会太远。
长沙市的公共自行车建设正在试点中。截至今年1月,在岳麓区和天心区两个试点区域共计完成153个站点建设,投放自行车4000辆,累计骑行量17万人次。在试点过程中,很多不在试点区域内的市民打市长热线咨询,希望自己所在区域能尽快纳入。
扫二维码就能租车
长沙市的公共自行车采用最为普遍的“售卡”制,据统计,今年前四个月,该站点售卡超过了3000张。售卡、充值、查询、挂失等,都要在具体网点或机器上办理。记者在某售卡网点遇到了一位康先生,他的“益通卡”失而复得,正是来取消挂失的。
同时,扬州市已经推广了“扫码租车”。曾雅文在扬州旅行期间,正是用这种方式实现了跨地租车。“先扫描站点的二维码,关注公众号后用手机号注册,用支付宝预存押金后就可以租车了。”她说,骑车出行比较自在,“外地人也能这样租车,实在很方便。”
“扫码租车”的方便快捷带动了市民和游客骑车积极性。数据显示,“五一”三天假期,江苏省通过支付宝中“免押金”扫码租用城市公共自行车的人数达到了187318人,仅扬州市就超过了5万人使用。
交通配套还需跟上
长沙市岳麓区的陈阿姨没办租车卡,她表示,骑车本来是很方便,但是路一堵起来反而是走路更轻松。她经常路过的小巷两侧停满了私家车,骑车人在机动车之间穿梭,很不安全。康先生也表示,租车只是去公园骑着玩,上班却不敢。“很多路上都没有专门的自行车道,在马路上骑车有点担惊受怕的。”
“想要普及公共自行车,交通的配套建设一定得跟上。”据王玥介绍,扬州市的机动车车道和自行车车道大多用花坛隔开,自行车车道较宽,很少有私家车占道的情况发生,但也有烦恼,“电动车越来越多,骑车也得小心”。
目前,长沙市已经启动自行车道改造计划,试点区域内的自行车道及标识系统的建设已经取得了一定进展。“但建设进度仍不能满足公共自行车运营需要,影响骑行安全。”相关负责人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