陨星是一种质量大的流星体,在大气圈中未被完全燃烧而落在地面上的碎片叫做陨星。
陨星分为三大类:石陨星(陨石)、铁陨星(陨铁)和石铁陨星。在地面捡到的多为陨石,故多以流星残骸落地点命名。
2001年6月,由于我市前期降雨偏少,黑龙江水位出现枯水期,大部分河床祼露,我在江边发现一颗黑色小石头,重量似乎比一般石头重一些。经查陨石资料疑为是一颗陨石,该石重为86.7克。2007年1月,把该石送北京中国地质博物馆做鉴定,确认是陨石,留在博物馆收藏。
2004年,我在黑龙江边又捡到一块黑色石头,由于有了前一次经验,确认是陨石无疑,但该石比前一次的特殊。陨石的特征:1、有黑色的溶壳。2、有许多大小不一的凹坑(气印)。3、有黄色硫化物(含铁原素)。4、特殊之处该石由两块石溶化在一起,下部呈玛瑙石半透明特征,上部带有剖面核纹,还有白色特殊溶壳。
查相关资料,黑河地处北纬50度,是狮子座流星雨(每年11月)降落的最北界。因此,黑河地区应该有大量流星雨降落地面。
由于陨石有巨大的科学研究价值,成为特殊收藏石,但被发现的数量极少。通常鉴别陨石只要具备上述前三点即可确认为陨石,其重量越重越有收藏价值。陨石在收藏中应鉴别陨星种类,称量重量,同时要记录发现地点和时间,以备考察研究。
据北京中国地质博物馆信息网络部专家提示:在发现陨石有很特殊的结构时,要引起注意,有可能带有某种辐射,应在收藏时到当地防疫站进行辐射检查,收藏时应存放在铅罐中或上报防疫部门,不可放在家中。

2004年收藏的陨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