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施策 产业扶贫 筑牢基础
爱辉区吹响脱贫攻坚战“冲锋号”
到明年底,爱辉区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有保障,实现全区贫困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省水平,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省平均水平,确保全区现行标准下的21个贫困村、2.26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爱辉区把精准脱贫作为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经济加快发展、社会和谐稳定的历史使命,力争到明年底全区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吹响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
强化精准识别精准施策。对全区农村人口精准分类识别逐户核查,重新识别认定,按致贫原因、脱贫路径精心分类,确保贫困人口一个不落。建立脱贫进展台账,达到“四有”、“五清”,即:户有卡、村有册、乡有簿、区有档,重新填写贫困户申请表,做到致贫原因清、收入来源清、扶贫对象清、脱贫目标清、帮扶责任清。按照“一村一策”、 “一户一法”要求,因地制宜落实各项扶贫政策举措,实现村有脱贫支柱产业,户有脱贫措施保障,将产业带动、教育支持、医疗救助等扶贫措施落实到贫困户,实现精准扶贫。对全区符合条件的贫困户贫困人口确立后,不符合条件的贫困户退出,必须经过村民代表大会评议,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核实,乡(镇)审核,区审批,退出实行公示制度,强化对扶贫工作绩效的社会监督。
全力实施产业扶贫。发展区域脱贫主导产业,用好用足支持政策,尽快完成产业扶贫项目库的建立,以产业扶贫带动区域发展。发展贫困村特色产业,全面实施贫困村“一村一品”产业行动,明确生产经营体制,以瑷珲村为产业龙头的新型经营主体带动整村脱贫,以黄旗营子村发展食用菌作为调整结构的重点,种植菌类作物带动脱贫,以西四嘉子村为重点的贫困村,大力发展棚室蔬菜、瓜果等产业实现脱贫,以罕达汽村为代表的山区村,种植杂粮、杂豆以及发展林下经济带动脱贫。发展旅游扶贫,协调区旅游局帮助支持边境游、民族游等旅游扶贫产业,支持黄旗营子村、新生村旅游产业增收扶贫。抓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脱贫,引导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参与扶贫开发,通过现代农业经营体制,把无劳动能力、不会生产、不懂经营的贫困户组织起来增加收入。
全面筑牢发展基础。以乡镇为单位汇总贫困村基础设施和社会发展需求清单,确保明年全区完成脱贫任务。今年计划投资9775万元,建设农村公路建设道路246.9公里,实现贫困村主干路网全部硬化,把“美丽乡村”建设作为扶贫基础工程,改造危房400户,优先改善五保户、低保户居住条件,计划对14个贫困村、屯整村推进建设。统筹各涉农部门集中开发实用技术和致富带头人等培训,增强就业本领,实施转移就业扶贫,引导劳务输出转移就业,确保贫困家庭劳动力至少掌握一项实用技术,培训免除食宿和交通费用。实施教育、“雨露计划”、“春蕾助学”、“一帮一”扶贫开发工程,抓好贫困家庭职业教育,提升文化服务能力,增加发展文化事业投入,提高综合文化服务能力。提高卫生保健能力,今年新农合三级政府补助标准由每人每年380元提高到410元,新农合参保率达99%以上。做好社会保障兜底扶贫工作,巩固和完善以农村低保、五保供养、临时救助、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等为支撑的农村社保体系,对无法依靠产业扶持和就业帮助脱贫的家庭纳入范围,实行政策兜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