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5年上海书局出版了《三国志》《水浒》《西游记》《岳飞传》和《说唐》五部函装套书,博物馆正式定名为连环图画。因为版面小、画中人物小,老百姓俗称“小人书”。
我从小就喜欢看“小人书”,被画中的人物和故事所吸引。上小学时家里很穷,想办法弄到2分钱,舍不得买一块糖吃,而去“小人书”摊看1本“小人书”,曾因在课堂上偷看“小人书”被老师没收了许多本,还被姥爷发现烧了十几本,有时因为看“小人书”忘了写作业。
参加工作后,自己有了支配权,看到“小人书”就选一部分买回来。 1990年后市面上几乎没有新的“小人书”上市,流落在书摊上的“小人书”就成了抢手货,从0.5元到3元一本不等。2006年后连书摊上也绝迹了,全国收藏“小人书”的人太多了。
在我收藏的近400本“小人书”中,白描和工笔画法的多为精品,像《三国演义》、漫画类《三毛流浪记》,后来又有了戏曲和电影版“小人书”,卡通“小人书”。
据说,目前一些已绝版的“小人书”,身价倍增,“文革”前的精品售价是原价的6万倍。我收藏“小人书”,一是让儿子早期从中学习一些历史知识,二是闲时自己消遣,并无创收之意,看来这些“小人书”传给孙子看更有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