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整种植结构转变服务方式抓好春耕生产
我市大田播种全面顺利展开
小麦已播面积123.5万亩,占应播面积的115.4%
年初以来,我市各级涉农部门大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调整种植结构、转变服务方式、抓好春耕生产。根据国家对玉米、大豆政策的变化,种植结构也由过去的以玉米为主,科学调整为小麦、大豆、玉米的种植比例,截至到5月9日,全市小麦已播面积123.5万亩,占应播面积的115.4%;大豆已播面积130万亩,占应播面积的40%;玉米已播面积268.8万亩,占应播面积的54.5%;杂粮杂豆已播面积2万亩,占应播面积的3%;薯类已播面积6.5万亩,占应播面积的68%;经济作物及其它已播面积19.3万亩,占应播面积的54.3%,大田播种由南到北全面展开。
为夺取全年粮食丰收,我市提出了稳大豆、增小麦、调控玉米、大力发展经济作物的原则要求,稳定播种面积,优化结构增产,提高发展质量,增加农民收入。各涉农部门组织工作组深入到各县(市、区)、乡镇及农机合作社、种粮大户,引导农民根据国家政策,科学调整种植结构。采取有效措施,调减玉米种植量,调增大豆的种植量;指导农机合作社做好大豆、小麦生产机械改装配套,满足结构调整机械需求;指导种子部门做好大豆、小麦种子准备,确保种子供应;千方百计筹措资金和物资,落实各项惠农政策,研究贷款品种,降低门槛、提高效率,加大对种粮大户等扶持力度,保证春耕生产资金需要;采用农机、农艺、水利相结合的实施手段,牢固树立抗灾夺丰收的信念,提前做好防汛抗旱等对抗自然灾害准备工作;农机、农技等部门组成工作组深入农村开展指导和服务,依托各类载体,活化培训方式,巩固扩大农民科技培训成果,提高科技入户率,做到每个农户都有一个科学种田“明白人”;加强对春耕生产物资的管理,坚决打击假冒伪劣、坑农害农行为,维护良好的春耕市场环境。
各地按照“调结构、抗灾害、抢农时、提标准、夺全苗”的总体要求,全力抓好春耕生产各项措施落实,快速掀起了春耕生产高潮。从春播生产开始,各地全力抓好防灾抗灾减灾措施落实,确保农业生产安全。适时早播,抢墒快播,快速掀潮,缩短播期,坚决做到不误农时,在全市第一场透雨来临之前完成大田播种任务。
在抓好春耕的同时,我市还继续深化农村各项改革,完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推进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紧紧抓住国家实施“一带一路”发展战略机遇,发挥我市的区位优势与资源优势,加快推进农业对外合作,加快农业机械化建设,加大黑土地保护力度,扶持壮大龙头企业,培育高纬寒地绿色有机非转基因品牌,完善绿色产品加工产业链,全力发展“互联网+农业”,扩展市场空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