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黑河时政 社会新闻 行业动态 文体新闻 边境旅贸 民生新闻 全市各地 俄罗斯信息 阅读俄罗斯
时空黑河 生态黑河 新闻纵深 新闻专题 黑河概览 国内要闻 国际热点 评 论 服 务 媒体看黑河
·阿联酋对中国公民开放落地签证  ·过期药品往哪扔?  ·三招防范出境游信用卡遭盗刷  ·今年9月1日起这些新规为你我解忧  ·国管公积金最新提取流程  ·不动产登记,你都知道哪些内容?  ·“微信旅游”需谨慎  ·警惕朋友圈这6个“坑”  ·家用液化气瓶有“三忌”  ·国家质检总局:几乎所有进口食品均有不符合我国标准情况 
  您当前的位置 :黑河新闻网 > 国际热点 正文
为何看好“减糖运动”
http://heihe.dbw.cn   2016-04-20 10:29:18
黑河日报手机报 权威的视角 丰富的内容
周一至周五 每天以彩信形式发送
订阅方式:移动用户编辑短信HHRB发送到10658333,根据提示回复Y即可。

  韩国政府日前发布计划,宣布向饮食中的“高糖”宣战。这份名为《有关减少国民糖类摄入量的综合计划》旨在引导国民合理摄入糖类,倡导低糖的饮食习惯。

  鉴于此前曾成功推行的减盐运动,韩国推出这一减糖计划可谓信心十足。2005年,韩国政府开始倡导国民减少日常食盐摄入量。韩国人爱吃的泡菜、方便面、大酱汤等含盐量都很高,根据韩国政府的统计,当时韩国人均每日钠摄入量为5257毫克。通过减盐运动,2014年这一数字已经减少到了3890毫克,相当于每人每日9.72克食盐。虽然这与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每日5克食盐尚有距离,但是减盐运动的成效仍不可小觑。

  不过,减糖可能就没那么容易了。糖类一直是很多美食的重要组成部分。清甜的蜂蜜曾被誉为“来自天堂的味道”;《说文解字》中则用“美”来解释“甜”字;食品工业为了迎合人们的味蕾而制造的高糖制品更是令人眼花缭乱。但是,摄入过多的糖分可能带来的肥胖、龋齿和其他慢性病症日渐成为人们健康的威胁。

  韩国食品安全处进行的国民健康营养调查显示,其国民食糖摄入量超过推荐量的人数比例正在快速增长,尤其是20岁年龄段的年轻人中,每两人中就有一人食糖摄入过多。韩国人日常饮食中糖的使用量并不多,但随着咖啡在韩国的普及,各种饮料和甜点在年轻人中越来越受到欢迎,糖的摄入量因此也越来越高。这些都引发社会对国民健康的担忧,也推动了“减糖运动”的展开。“减糖计划”的具体措施包括宣传低糖菜谱,推荐可替代糖产生甜味的原料,明确咖啡、点心、加工食品和饮料的糖类含量标识等。根据该计划,到2020年韩国将国民食用加工食品(不含牛奶)摄取的糖类量降低至全天饮食总热量的10%以下。

  其实,和糖“较劲”的不止韩国。以爱喝大杯含糖汽水出名的美国人很早就意识到这个问题,纽约前市长布隆伯格还曾推出限制16盎司(约450毫升)以上大杯含糖饮料的政策。但这一政策最终被纽约上诉法院驳回,并裁定纽约市卫生局试图限制销售大杯含糖饮料场所的行为违宪,也超越该机构的权限。

  “粗暴”的限糖政策难以奏效,征税这种更加“迂回”的方式便悄然出现。墨西哥2014年首先向所有含糖饮料征税,英国也即将出台按照饮料含糖量征税的政策。但简单地增税可能到头来仅仅是把负担转嫁到消费者头上,却无法抑制人本能对糖的需求;而糖类之外,对易导致肥胖的黄油、奶酪等税目也在一些国家实施。通过政策强行干预的结果难以预料,会否导致贫困人口生活负担加重、贫富差距的鸿沟扩大等情况更需要政府思量深远。

  在不违反法律和影响他人的前提下,每个人都有选择自身生活方式的权利。个人身体情况不同也无法通过一刀切的方式进行控制,试图仅靠强制性措施来改变人的生活习惯明显不可取。健康生活的氛围、容易接受的宣传方式和对未成年人加强教育才是关键所在。韩国“减糖运动”效果值得关注。

 
作者:万 宇 来源:人民日报 编辑:安静
黑河时政 更多>>
相关新闻
点击排行  
黑河时政 更多>>
影音黑河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