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黑河的大街小巷,有这样一道美丽的风景,它们来往于街道站点,载乘乘客,为黑河百姓带来方便实惠的交通出行。方便的出行必然有默默奉献的人们,他们就是公交车司机,一些人还习惯地称他们为“招手停”师傅。
“师傅,我要去中龙,在哪站下车?”“大姐,我看你上了年纪,到了,我告诉你!”“嗯,嗯,谢谢了”乘客李大姐忙不迭地答应着。师傅杨志军对于问路的乘客已经见怪不怪了,他抬起手腕上的手表看了看,刚刚7点整,临近学生上学高峰时段,老杨抬了抬帽檐,手握方向盘抓紧赶往下一个站点。中型客车在经过了4个站点后,车内便满当当的了,学生们背着硕大的书包一个挨着一个,赶着上班的人们也在其中拥挤着,汽车每停一站,杨师傅不仅要疏导乘客快速下车,还要指挥新上来的乘客尽量往里走,同时不忘监管着投币箱。汽车在街道上疾驰,有着17年驾驶公交车经验的杨师傅也是司机中的老师傅了,他手疾眼快,既遵守交通规则,适时躲避车辆,又要按照要求停靠站点,安全将乘客送达。30分钟过去了,终于,杨师傅满载着学生到达了线路终点站的倒数第二站黑河市第五中学,学生们依次下车,杨师傅说,河南屯—五中这条线路经过黑河学院、一中、六小、二小、五中等多个学校,学生们上下学乘坐公交车是我们最忙碌的时刻,他们是祖国的未来,社会的栋梁,载乘这些孩子们我们任劳任怨。
来到终点站,杨师傅有20多分钟的休息时间,他一边喝着茶水一边介绍说,公交车运行的时间是早6点半到晚6点,每个师傅平均一天要驾驶10个整圈,每个整圈的间隔可以休息20多分钟,虽然我们拿着较丰厚的薪水,但其中的辛苦是外人不知道的。每天早出晚归,除了春节和轮休,平时几乎没有节假日的概念。冬天室外零下二十几摄氏度的气温,汽车里的温度也不高,司机师傅们长期在车内开车,必须穿上厚实的棉衣,为了转动方向盘的手灵活,只能带着较薄的毛线手套,夏天车内也是酷热难耐,每到三伏天,车内在机器的带动下更加闷热,很多师傅将毛巾蘸湿搭在肩膀上,防暑降温。
20多分钟的休息时间很快结束了,杨师傅拿起行车记录本坐上驾驶座椅,继续他的工作,老杨一边慢慢发动着汽车,一边说:“干我们这行要有爱心,遇到老弱病残,抱小孩的乘客,尽量提醒乘客给让个座,到站停车我们也给他们多一些时间方便其上下车。但是我们也会遇到困扰,乘客的素质不尽相同,多数乘客好一些,理解我们的工作,尽量保持乘车秩序和乘车环境,有的乘客就不这样,偶尔有打电话大声喧哗导致司机听不到其他乘客报站引起误会的,也有在劝说遵守乘车秩序时而遭到乘客出言不逊的。我们对于这些乘客大多都予以劝解,时刻告诫自己用耐心和包容去对待每一位乘客,我们是公交车司机,保障乘客安全抵达是我们的职责,默默无闻是咱们的本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