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在黑河大地上活跃着这样一个群体:他们为贫困学子带去希望;他们让孤残人士得到关爱;他们为贫困妇儿献上爱心……他们为身处困境中的人们提供无私帮助,让越来越多的人感受到温暖与希望,却从不求任何回报。无论在社区、乡间,还是重大活动现场,都能见到他们热情的身影。他们来自不同地区和行业,然而,却拥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志愿者。
在志愿服务中收获幸福
“能够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得到快乐,收获幸福感、成就感。”几乎是所有志愿者心底深处的共识。
今年53岁的崔爱虹自小就有一颗乐于助人的心。而她成为一名真正的志愿者已经有6年时间了。时间追溯到2010年,在单位组织的一次敬老院调研活动中,崔爱虹被一些老人们的孤独与无助深深地刺痛了。从那一刻起,她便下定决心要为老人们做点什么。第二天,她便组织了身边的几个好友来到敬老院给老人们理发,教老人们唱歌。“你们还会来吗?”“会的,会的!”……那一刻,老人们脸上绽开了久违的笑容。自此,奉献的种子也便在崔爱虹的心里扎下了根。6年来,她一直坚持不懈地履行自己最初的承诺。到敬老院服务老人成了每月必行的定例。而她的善举也带动了周边的很多爱心人士。2013年,黑河义工协会成立。崔爱虹成为该协会的第一任会长。她比以前更忙了,各种形式的志愿服务几乎占用了她所有的业余时间,但她却从未选择退缩。“做志愿者,献爱心,已经成为我人生中的一项事业。这项事业不仅为别人带去了帮助与温暖,也让我自己从中收获了满满的幸福感。”崔爱虹告诉记者,每当看到受助者欢喜的神情,每当想到某些事情可以因为自己而改变,她的心里就会产生一种暖暖的成就感。
无独有偶,来自北安阳光志愿者协会的志愿者贾艳蒙也是在几年前的一次传统文化学习活动后,走上了志愿服务的道路。最初成为志愿者其实并不被更多的人所看好,甚至会偶尔受到旁人的冷言冷语。然而,助老、助贫、助学……几乎每周一次的志愿活动让贾艳蒙的生活变得越发充实。贾艳蒙告诉记者,在每次公益活动的背后,都会凝结着许多人的支持,有出钱的,有出力的,有出点子的。几年下来,她觉得自己收获了很多,人们对志愿服务的看法也逐渐改观。“让志愿者更体面,让服务更周到,让社会更和谐。”已经成为她追寻的目标。“只要我能帮助别人,就证明我活的有价值,我就会在志愿服务的道路上一直走下去!”对于自己几年的付出,贾艳蒙不但无怨无悔,坚持的心也越发坚定。
据市文明办介绍,近年来,我市的志愿者队伍不断壮大,各种群众团体、民间组织自发成立的志愿者服务队也不断涌现。截至目前,全市志愿者注册人数已达到81885人,占建成区人口比例达到16.72%,建立了党员、青年、巾帼、法律、科技、卫生等15类专业志愿服务队。
志愿服务触角不断延伸
为了积极做好志愿者招募工作,我市成立了专门的注册工作协调小组,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市教育局、市民政局、共青团黑河市委等部门和相关单位对志愿者注册活动进行积极协作、精心部署。全市各地各部门以党委为系统,以社区为单位,以各级文明单位以及爱心企业、爱心社团等为重点,大力组织志愿者注册。市文明办还下发了《关于组织全市志愿者开展网上注册工作的通知》,通过网络开展工作培训,并加大宣传力度,在全市掀起了人人争当志愿者的热潮。
现在,只要打开黑龙江志愿服务平台,选择黑河地区,可以看到正在开展的公益活动。从这些陆续开展的活动中不难看出,志愿服务活动已经渗透到了社会发展的多个领域。志愿者,已经成为城市发展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全市八万多名志愿者大力弘扬雷锋精神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大力开展敬老助残、扶困助弱、医疗卫生、环保宣传、心理辅导等志愿服务活动,对推进我市精神文明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为促进和谐黑河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而在诸多的志愿服务的门类中,除了对妇女、儿童、老人以及生活困难等弱势群体的救助类重点项目,城市文明创建也成为志愿服务的另一重要领域。一方面向市民宣传文明创建意识,提高广大市民对创建文明城市的认识。另一方面,志愿者们也亲身投入到城市文明创建活动中去,比如对城市环境卫生进行清扫、保护母亲河等环保项目。除了这些常规项目,近年来,志愿者在重大赛事活动中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例如中俄文化大集、大黑河岛经贸洽谈会等大型活动中,从赛事准备到现场服务,志愿者都提供了不可或缺的支撑力量。
我市还积极把志愿服务活动与“三优”文明城创建、“文明过马路,礼让斑马线”、扶贫济困等活动相结合,在城乡环境整治、维护交通秩序和助学、助残、助贫等各项公益活动中都能看到志愿者的身影。
各种志愿组织百花齐放
随着志愿者数量的增加,志愿服务理念开始深入人心,我市大大小小的志愿者组织也呈现蓬勃发展的态势。其中发展比较成熟的当属社会公益组织,其中,黑河爱心车队和黑河义工协会已成为黑河小有名气的社会公益组织。2010年6月3日,由出租车司机赵明伟发起的“爱心车队”,如今无论是在人员、制度还是在志愿服务项目方面都显示出了不同于一般公益组织的优势。爱心送考、义务献血等已成为其特色志愿服务项目,在老百姓当中拥有极好的口碑。而黑河义工协会不但顺利成为民间正规社会志愿者服务组织。会员也从最初了三五个发起人,发展到如今拥有800名会员的大型团体。
除了这种社会自发性公益组织,其他各种形式的志愿者队伍也各具特色。其中比较常见的是以学校和单位为载体的志愿者组织。比如由在校学生组成的黑河学院青年志愿者联合会。再比如黑河电业局也在本系统内部成立了数个共产党员服务队和青年志愿者服务队。此外,黑河地区的各个医疗、消防、司法等部门也组建了自己的志愿者服务组织。而相比学校志愿者组织,以单位为载体的志愿者组织不仅在财力和社会资源方面更加便利,也可将志愿服务与单位工作服务联系在一起。例如黑河电业局“共产党员服务队”就属于这一类。他们主动深入社区、街道为电力客户提供各种用电服务,并结对帮扶客户,切实解决了困难群体的用电困难。
当然,随着人们观念的不断变化发展,一些新兴的社会公益组织也崭露头角。楚峰是黑河爱心车友会的组织者,他告诉记者,大家因为共同的爱好和公益理想聚集在一起。自2015年初成立至今,黑河爱心车友会始终以传递爱心,弘扬正能量,促进社会和谐为宗旨。目前会员已达到160余人,汇集了社会各行各业的爱心人士。
志愿服务迎来崭新的春天
近年来,我市已经获得了全国双拥模范城、全国卫生城、全国园林城等诸多荣誉。目前,正在全力攻坚全国文明城和环保模范城。黑河正在向着更加宜居、洁美、优雅、文明的方向迈进。与此同时,广大黑河人民的文明素质也在不断提升,“黑河好人”、“最美人物”、“百业状元”、“文明市民标兵”等先进模范人物层出不穷,而开展志愿服务,正是推进美丽黑河、培育最美市民的重要举措。随着各级志愿服务组织作用的不断显现,各级各部门对志愿服务的重视程度也与日俱增。可以说,当前黑河的志愿服务工作已经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我市志愿服务工作可谓风生水起,然而,在实际推进过程中,志愿服务仍然会遇到一些困难。比如人员流动大、资金短缺就是志愿服务工作面临的现实问题,而这些问题也日渐被相关部门所重视。在前不久召开的全市志愿服务工作推进会上,相关部门就明确提出,下步,我市将建立和完善工作制度,争取建立志愿服务专项基金,完善募款、项目支持、项目监管等工作机制,逐步实现志愿服务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完善志愿者注册、培训、激励等管理机制,积极探索和开展志愿服务记录制度、志愿者星级评定制度与志愿服务回馈制度。发挥黑河文明网、黑龙江志愿服务手机客户端的作用,完善志愿服务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志愿者、服务对象和活动项目的有效衔接,给志愿者们更多奉献的平台。
与此同时,还将建立和完善“部门主导、上下联动、快速反应、规范高效”的志愿服务工作格局,形成融招募、培训、派遣、管理、保障为一体的志愿服务模式。大力宣传培育我市共产党员志愿服务队、青年志愿服务队、巾帼志愿服务队以及义工协会、黑河爱心车队、爱心车友会等志愿服务品牌。用榜样的力量去影响、带动、扩大我市的志愿服务工作。并要倡导新的志愿服务理念,对志愿服务行为予以鼓励,让懂得奉献的人不仅能得到社会的认可,还能享受到相应的回报。

为环卫工人设立“爱心驿站”

志愿者引导学生过马路

义工们在江边组织公益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