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担心清明那天祭拜的人太多,我们商定提前去看父亲。
我们姐妹三人虽然同在一个城市,可彼此都要各自谋生,忙忙碌碌于红尘纷攘之间。平时相聚,为了时间地点常常要来回商量多次。相聚时,都携夫带子,虽然杯酒觥筹欢声笑语极尽热闹,却不免失之于泛泛。
唯有清明,让我们没有理由,没有借口,共同推开凡俗的种种羁绊,一起站在亲人的墓碑前,遥望前尘往事沉思来路波澜。
唯有清明,让我们从自己的家人孩子身边抽身而来,难得只身赴约,与年迈的妈妈一起奔向父亲长眠的地方。仿佛时光倒流,我们又回到了过去那单纯的少年时光,亲密而又和谐。
唯有清明,让我们忘记了在家务纠葛中曾经有过的计较隔膜,在父亲灵魂的相伴下,细数滴滴亲情往事,分享共同的思绪情感,捡拾那些遥远寻常而又温暖动人的岁月记忆。
唯有清明,将我们从喧嚣功利的俗世中召唤而来,期期与逝者相逢,在享受生的欢愉之时,不忘那根植于内心深处的怀念,将亲情的密码一代代承传。
亲族曾经是华夏民族最深厚的文化根基之一,亲情是中国人最浓厚的伦理规范。而当社会愈加发展,世界愈加开放时,不仅极少再有亲族聚居,亲情的沟通也不再如过去般密切。当我们热衷沉湎于圣诞节、复活节、感恩节、愚人节等等这些从宗教中走来的西方节日时,对传统的亲情文化也随之淡薄模糊。
幸好我们还有清明。
清明让我们怀念逝者,也让生者更加相亲相爱。
清明是连接亲情的桥梁,是沟通生死的纽带;清明是追忆往事的论坛,清明是倾诉情感的吧台。清明还在,我们的亲情就永远深厚而绵远,我们被风尘麻木的心也会变得柔软安静。墓碑林立,无言讲述一个个生命的故事;松柏苍苍,悄悄聆听一段段心灵的独白。
清明召唤着回忆与缅怀,也凝聚着我们与生者死者的血脉亲情。
清明是一个记录时序的节气,也是一首从远古走来的缅怀诗,更是一场穿越千年、不离不弃、深沉厚重的亲情之约。
在风清雨浓的清明时节,让我们与春天相逢,奔赴这场亲情之约,用瓜果祭品,用鲜花香烛,用思念缅怀,诠释我们天上人间生死不渝的深爱,见证血浓于水代代相传的亲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