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小达人周凡琪
在黑河二中这个美丽的大家园中,有许多多才多艺的同学。七年二班的宣传委员周凡琪同学,就是这样一个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
周凡琪同学热爱学习,在每次学校考试中都能取得年级前十的好成绩。她在爱辉区“英澳杯”英语竞赛中获得二等奖。重要的是,她每天都能牺牲课间休息时间,为那些成绩差的同学讲解习题。周凡琪这种品学兼优的品质令我佩服!
画画是周凡琪的最爱。她六岁开始学习画画,从起步的儿童画到描线、几何形体再到静物,如今的她已经开始了色彩的学习。在2013年爱辉区小学生美术竞赛儿童画中获得二等奖;在2015年黑河六小美术类素描几何形体竞赛中获得一等奖;在2015年黑河二中第七届校园文化艺术节美术素描静物竞赛中获得二等奖。
钢琴也是周凡琪的特长之一。在2012年中国社会艺术水平考试已通过七级。在体育方面,她在校园文化艺术节校园体育吉尼斯竞赛中获得一等奖。
周凡琪是老师的小助手,同学们的好榜样。愿这位“校园小达人”以后更加的优秀!小记者杨一萌(黑河二中七年二班)
校园小达人姚文喆
我们班的姚文喆,总是戴着一个黑色的眼镜,长着薄薄的嘴唇。当然,这些都不是最主要的,他最显著的特点是像寿星一样,前额是突起来的,就因为这个,他给自己起的网名就叫“锤子”。他各科成绩都很好,尤其是历史,他可是我们班的历史课代表呢。
他非常喜欢下象棋,每次听到有人下象棋很厉害,都要找到那个人去领教几招,与那个人“血战到底”。有一次我对他说:“你可真是争强好胜啊!”我想,他爱象棋的程度就好像饥饿的人爱面包一样吧。
姚文喆在小时候上过象棋班,可谓是“打遍全班无敌手” ,好几个人跟他玩“车轮战”都赢不过他。现在下课时,他也常常坐在那里与同学们下棋。每次学校、县里举行的象棋比赛他都不会错过。有一次,他在全市得到了第七名的好成绩。
他还喜欢玩经典的游戏俄罗斯方块。他每次到了放假时都要玩上一玩,来放松一下,这样可以锻炼他的反应力,这应该也和象棋有关吧。唉,真是三句话不离象棋呀,他就是这么一个喜欢象棋的人。小记者郑 策(孙吴二中七年九班)
校园小达人张静雯
班级里面的板报,还有一些装饰等等,都是张静雯设计的。
她在画画。瞧,她一会儿工笔细描,一会儿又挥笔速写,一会儿抬头沉思,完全没有注意到我的存在。
我悄悄地走过去。一看,这画简直太漂亮了。她的油画里有许多栩栩如生的生物:悠闲的白云在湛蓝的天空中飘着,几只小鸟悠闲地飞着,地上一只毛茸茸的小黄狗在辽阔无垠的草地上奔跑,草地上有许多争奇斗艳的花儿,也在舒服地观赏风景。
多么美妙的画面啊!我忍不住拍了一下她的肩膀,没想到,她被我拍了一下后不小心在小黄狗的脖子上多画了一笔。“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请你原谅我。”然而她拿起画笔,在小黄狗的脖子上画了几笔,成了一条铃铛。
“你真厉害!这样难的问题你都能解决,真不愧是美术达人!”我不禁赞叹道。
小记者张书晗(嫩江二中七年八班)
校园小达人陈思彤
在校园里,总会有一群“神人”,他们精通着各种各样的本领,或是体育健将,或是文学才子(女),再或者是有着领导才能的同学。今天我要介绍的小达人是八年四班的陈思彤。
她长相小家碧玉,学习成绩优异,还多才多艺,从小学习国画、钢琴和民族舞,可谓是德智体美全发展。说到国画,她获得了全校艺术节比赛的二等奖,舞蹈也曾考过级,虽然现在不学钢琴了,但她又学了另一门乐器——古筝,纤细的手指在琴弦滑动,发出一阵阵悦耳悠扬的声音,连周围的空气也多了几番古色古香的韵味。
她活泼外向,每次举办活动,她一定参加,每次都是活动中的佼佼者。她是同学心目中的好朋友,好脾气,活泼可爱……这些都是她的代名词,她还是老师的得力助手,每次出板报,上面一定有她娟秀的字体。
在采访中我问她关于学习的看法,她说:“学习应该劳逸结合,学习是人生中必须经过的一个阶段,固然重要,但在享受学习的乐趣时,也要修养身心,培养一门自己的兴趣爱好,综合发展。”在如今这个学习负担非常沉重的时间里,她这么想,很出乎我的意料。
愿她以后成绩步步高升,快乐每一天!小记者孙梦鸿(黑河二中八年四班)
校园小达人王铭春
说到达人一词,我想我们班所有人都会异口同声地说:“我们班长——王铭春!”没错,她确实称得上是达人。
她家庭条件并不好,个子也不高。学习却十分优秀。身为班长的她,可谓是身怀绝技。
她从小就非常擅长跳舞,经常表演“一字马”,这对她来说是随心所欲,易如反掌。每当音乐课时她都十分活跃,每次学校举行活动时,永远少不了她舞台上跳舞的身影。
她的朗诵功底也很扎实,老师们也都夸她读得有感情,会把握节奏。而且她的声音很洪亮,毕竟作为班长声音没有点震慑力和穿透力也是不行的。
之前那些还不足以令我们如此钦佩她,最震撼我们的还是那余音绕梁的琴技。她弹的是古筝,在你听她演奏的时候,会感到仿佛身临其境,如痴如醉。那古典的气息,一刹那就涌上了你的心头,就算演奏完毕,那美妙绝伦的琴声还久久地在你的脑海里回荡,令你难以忘却。
可当我们陶醉在琴声中时,恐怕只有她自己知道,曾付出了多少汗水,手上被磨出了多少茧子,又多少次被琴弦割破了手指,又苦练了多少个日日夜夜。
最终,锻造了如此精湛,令人陶醉的琴技。她却还不知足,她说:“技多不压身”。于是,她又喋喋不休地找我们几个下棋,讨教起棋技来了。看来,她想朝着另一个方面努力了。小记者王靖文(北安八中一年三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