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黑河时政 社会新闻 行业动态 文体新闻 边境旅贸 民生新闻 全市各地 俄罗斯信息 阅读俄罗斯
时空黑河 生态黑河 新闻纵深 新闻专题 黑河概览 国内要闻 国际热点 评 论 服 务 媒体看黑河
·阿联酋对中国公民开放落地签证  ·过期药品往哪扔?  ·三招防范出境游信用卡遭盗刷  ·今年9月1日起这些新规为你我解忧  ·国管公积金最新提取流程  ·不动产登记,你都知道哪些内容?  ·“微信旅游”需谨慎  ·警惕朋友圈这6个“坑”  ·家用液化气瓶有“三忌”  ·国家质检总局:几乎所有进口食品均有不符合我国标准情况 
  您当前的位置 :黑河新闻网 > 全市各地 正文
中俄联姻家庭用爱与传承织出幸福
http://heihe.dbw.cn   2016-03-25 09:05:01
黑河日报手机报 权威的视角 丰富的内容
周一至周五 每天以彩信形式发送
订阅方式:移动用户编辑短信HHRB发送到10658333,根据提示回复Y即可。

  在逊克县奇克镇边疆村,这个美丽的俄罗斯民族村里有一个幸福、美满的中俄联姻家庭,王永萍是这个家中的儿媳,提起她,村民都竖起大拇指。

  27年前她嫁给了本村的张宝仓,成家以来,她孝老爱亲、帮助邻里、热心公益,把家操持得井然有序,充满着温馨祥和的氛围。

  婆婆尹秀兰是一位有着纯正俄罗斯血统的人,公公张进录也是有俄罗斯血统的人,王永萍是地道的汉族,初嫁到这个家生活习惯有些不适应。善良勤劳的婆婆待她如亲女儿,老人每年3月末俄罗斯传统节日——复活节这天都要撒下面包花的种子等待收获,婆婆会做浓香的苏伯汤,烤制嫩黄香甜的面包,做纯正的老酸奶,会在夏季腌制爽口的酸黄瓜,煎制香软的土豆饼,会在秋天做香甜的果酱,老人是虔诚的基督徒,喜欢听或哼唱俄罗斯民歌表达思乡之情。细心的王永萍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在浓浓的亲情与关爱里面。渐渐地,她融入了这个家庭,学会了烹制俄罗斯美食和筹备传统节日。

  随着年龄的增长,公婆的身体日渐衰弱,为让老人吃上可口的饭菜,她一顿三餐样样合理搭配,精心烹制。给婆婆公公刷牙、洗脸、梳头、洗衣服,特别是婆婆患心脏衰弱住院和后来卧病在床时,她擦身、喂药、喂饭、按摩从不间断、从无怨言,直到婆婆去世。后来公公又患小脑萎缩,王永萍更是悉心照料,只要她离开一小会儿,公公就会问:“小萍去哪了?怎么还不回来?”

  2015年,公公因病去世,享年85岁。去世前,公公拉着王永萍的手紧紧不放。

  王永萍夫妻十分重视孩子道德品质和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为使女儿能够健康的成长,他们率先垂范,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为女儿做出榜样,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创设良好的家庭氛围,使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他们的大女儿张红从小学到高中12年的学业中,学习成绩始终名列前茅,在2008年高考中荣获逊克县文科状元,以优异成绩考取吉林财经大学,在大学其间数次获得奖学金,并且立志传承俄罗斯文化,继承祖辈的衣钵,努力学习俄语并且取得国家俄语四级证书。如今她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已成为吉林大学的一名研究生,在追求自己更高的目标,她时常说:“我的妈妈和爸爸在我眼中是最棒的,他们是我前进的动力和指路的明灯!”

  说起王永萍,村里人无不夸她能干。刚结婚时,家里有6000多元欠款,在当时来说,这是一笔不小的“磨盘债”。贫困没有将他们击垮,夫妻俩人起早贪黑,辛勤劳作,终于把这笔账还清。2009年,王永萍看到边疆村每年夏天看荷花的人总是络绎不绝,她就在家里开了俄罗斯风味的农家院,自己当上了“主厨”。婆婆传授的俄罗斯手艺派上了用场,正宗的列巴圈、苏伯汤、腌酸黄瓜、土豆泥等特色的俄罗斯风味美食得到了许多游客的欢迎,农家院经营得很红火,远近闻名。为了增加收入,扩大规模种植, 2014年,王永萍和丈夫商量承包了600公顷土地种植玉米,2015年又承包了400公顷土地,收入可观。经过十几年的努力,王永萍夫妻不但将茅草屋换成了砖瓦房,置办了各式家用电器,还在县城购置了楼房,购买了轿车。

  央视七频道、央视俄语频道对这个特殊的家庭进行采访,王永萍说,她愿意向媒体介绍自己的生活,展示自己的家庭特色,促进文化传承,促进中俄友好交往,她还荣获国家颁发的“俄罗斯文化传承者”证书、全国“最美家庭”提名奖。

王永萍的全家福

 
作者:杜晓星 于淑鸿 来源:黑河晚刊 编辑:安静
黑河时政 更多>>
相关新闻
点击排行  
黑河时政 更多>>
影音黑河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