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期间,我市基层民主和城乡社区工作取得丰硕成果。先后在国家和省城乡社区建设会上作农村社区建设经验介绍,在全省社工人才队伍建设会上作社区社会工作经验发言,在全国首届、第二届、第三届村官大讲堂上作经验交流。黑河市民政局荣获全国社区党风廉政建设作品征集活动“优秀组织奖”、全国“社区贡献奖(单位)”,爱辉区获得全省首批“全国农村社区建设实验全覆盖示范单位”,填补了我省空白。北安市荣获“全国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单位”。爱辉区、五大连池市青山街道办、北安市百盛社区先后获得“全国第二批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单位”。
基层民主更规范。依法完成了第九届和第十届村委会、第四届居委会换届选举。在第十届村委会换届中,选民登记率为80%,参选率为71%,一次选举成功率为75%。班子结构更加合理、政治文化素质明显提高,一批年轻有为、能干事、群众信得过的人选进村委会班子。重新修订《黑河市村务公开目录》,全面推行以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为主要内容的村级事务规范化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村规民约、四议两公开、村务公开、民主理财、一事一议”等民主管理监督制度。
建设体系更完善。城乡社区建设纳入市、县两级《政府工作报告》重点民生工程,连续5年实施城乡社区“双百示范”工程建设。市委、市政府先后出台《进一步加强城市社区建设工作的意见》、《黑河市城市(城镇)社区减负增效九项规定》,进一步提升社区服务管理水平,加强了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社区设立170个公益性岗位,加强社区卫生、护理、安全等服务。全市143名社区工作者取得国家社工师专业资格,占社区工作者的24%,比“十一五”增长12%,位居全省前列。通过选、招、聘、考等方式,加快了社区干部队伍年轻化、专业化、知识化进程。
服务功能更全面。五年来,累计争取国家、省社区建设资金2320万元,黑河市和各县(市、区)投入建设资金9830万元,建成1000平方米以上城市示范社区28个、500平方米以上城市精品社区15个,达标率由45%增长到98%;523个村启动了农村社区建设,启动率由53%增长到92%,基本满足了城乡居民文体活动、公共服务的需求。以社区“一站式”服务为依托,深入推进社区养老、就业、医疗、救助等公共服务,家政中介、便民服务站、社区代办等便民利民服务,志愿帮扶、慈善捐助、邻里照顾等自助互助服务,社区服务体系和服务网络日趋完善。全市建立社区志愿服务队232个、注册志愿者7.8万人。建立社区网格化管理服务工作制度,在全市82个社区科学设置1913个网格,每个网格公开选聘1名网格长,每人联系200户左右居民,建成12类分类管理服务档案,实现了网格管理服务全覆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