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段时间,“主要看气质”在微信朋友圈广为流传。在我们的生活中,似乎也有着这样一种说法,说当有人夸你有气质的时候,很可能是在暗示你外貌一般。主要看气质!你怎么看?日前,笔者采访了我市部分师生,让我们来听听看吧!
什么是“气质”
什么是“气质”呢?现代汉语词典介绍:“(1)人的相当稳定的个性特点,如活泼、直爽、沉静、浮躁等。是高级神经活动在人的行动上的表现。(2)指风格。”百度百科介绍:“气质是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与指向性等方面的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
气质是什么?“气质是内在和外在的统一,内在美是后天培养的,是日积月累的,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展现出来的,外在美是天生的,只会是一时的,不能长久。”孙吴县民族中学王昌新老师说道。什么样的气质更容易让自己收获别人的好感呢?嫩江县刘天俊老师表示,气质是知识、内涵、思想和外在,像军训,就是提炼气质的一种。同学们怎么看呢?黑河第二中学八年十班巩烁同学说:“一个人的长相、品质、内在、人格都会对气质有影响,我们班赵宏悦,就是一个很有气质的人,她其实是个挺高冷的人,但是就是有一种魔力,很吸引我们。“三八”节那天,她带着我们团员去看一位老奶奶,其中,包括联系社区、购物都是她负责。”五大连池刘云笑同学说:“气质是由内而外散发的魅力,包括个人修养、身心健康、掌握的技能等等。”孙吴县民族中学九年一班杜文新同学说:“内外兼修、为人处世、衣着得体、举手投足都是气质的表现。”
如何培养良好的“气质”
气质是特有的,模仿不来,有天生的因素,但后天培养更为重要,那么怎么培养良好的气质呢?黑河第二中学许柽林老师说:“首先,要有一定的知识底蕴,注重自己的品行修养。我总在课堂上教育学生不光要多读书,还要学习做人的道理;其次,要有良好的言行举止、待人接物。我们学校的学生这点做的很好,看见老师都称‘您’。最后,学会处理各类问题,历练自己的人格魅力。他们这个年龄很难把握,青春期、叛逆期、模仿力强,怎样引导,对他们的一生都是有影响的。”五大连池王丽敏老师说:“沉稳、细心、胆识、大度、诚信。我在班级常说这十个字,告诉他们不要总是唠叨自己的不满;对身边的事,常思考它的因果;在众人争执不休的时候,要有自己的主见;不要太计较别人的过失,要有奉献精神;做不到的事情不要说,说了就要努力做到。”
穿衣打扮要适合自己身份
进入青春期后,很多同学开始对自己的外表开始关注,注重穿衣打扮。特别是在校园里只能穿校服时,很多同学便在校服上做起了文章。对此,孙吴县民族中学的杜文新同学说:“校服是我们用来跑操、锻炼身体用的,说起改校服,我个人还是其中一员,但我并不是图修身,而是因为校服实在太肥了,这样并不利于我跑操、上体育课,我只是把它改成适合自己。”北安的兰智贺同学有着不同的看法:“改校服或是涂画是过分追求外在美,他们可能觉得是一种潮流,其实不然,我们现在是中学生的身份,应该朴素、大方、得体,学校给我们统一订校服,也是避免穿名牌的攀比心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