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黑河市爱辉区幸福乡有这样一位老人,她被邻居们亲切地称做“傻老太太”。“傻老太太”叫王宪军,今年84岁,丈夫在她49岁时因病去世,孩子已成家在外居住。就是这样一位依靠低保生活的老人,12年来独自抚养了一个跟自己毫无血缘关系的弃婴。
天降麟儿 悉心照料
2005年6月25日的下午,天刚下过雨,王宪军和四位老姐妹采野菜回来,当她们走到市区二营对面的厕所时,听到断断续续的婴儿哭声。走近一看,一大团卫生纸中间露出了一个小脚丫,几条野狗在周围打转。“是个孩子!”一位老姐妹吃惊地说。“快、快把狗撵走。”几位老人把狗赶走,把孩子抱出来一看,是个连胎盘、脐带还没有剪断的女婴。几位老姐妹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时间没了主意。王宪军心里明白,几个老姐妹谁家里都不富裕,把孩子抱回家,会给家里增加很多负担。可是,这也是一条生命啊,72岁的王宪军心一横,就把孩子抱回家,这一抱就是12年。
王宪军认孩子做孙女,并给孩子取了个响亮的名字“晶晶”,希望孩子像水晶一样纯洁、质朴。孩子刚出生只能吃奶粉,老人就把所有的积蓄都给孩子买了奶粉。孩子太小,一天要喂好几次奶,王宪军白天干活时背着孩子,奶瓶贴身焐着,孩子饿了,随时喂她吃。晚上回家,她又要给孩子准备饭,等到自己吃饭的时候,饭菜早已经凉透了,凑合吃几口凉饭,又忙着给孩子换尿布、洗尿布、哄孩子睡觉,夜里还要给孩子喂奶、换尿布,第二天早上又要早早起来干活,每天王宪军基本上只能睡三四个小时。就这样过了8个月,生活拮据的老人实在买不起奶粉了,就给孩子做面汤和米糊,老人非常疼爱孙女,别人给一点好吃的,都留给小晶晶。
社会帮助 爱心助力
晶晶5岁时,王宪军看同龄的小朋友都上幼儿园了,也想让孩子去,但幼儿园的费用太高,只上了一个月,老人就没钱了,无法再让小晶晶上幼儿园。老人想干脆送去上学吧,自己已经快80岁了,能让孩子多上一年学也好呀!还可以把节省下来的钱给孩子加强营养。王宪军托人带着小晶晶来到当时的黑河第四小学,校长听了老人的经历,破例收下了只有5岁的小晶晶。
2011年,爱辉区幸福乡开展“孤困儿童关爱”活动,了解到了祖孙俩的情况,幸福乡党委、政府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帮她们解决生活中的实际困难。爱辉区妇联为小晶晶建立了爱心账户,大家商定,周末轮流接孩子回家,为她辅导功课、买衣物、改善伙食,还协调舞蹈学校送孩子免费学习舞蹈。爱辉区民政局破例为老人和孩子办理了最低生活保障和孤儿补助。
为解决孩子家离学校远、无人辅导作业的困难,爱辉区委办公室协调教育部门把孩子转到了原幸福小学寄宿。开学那天,爱辉区委办公室的叔叔、阿姨为小晶晶买来了崭新的被褥、书包和洗漱用具,还捐款1500元为她交了一个学期的饭费和生活费,并结成了长期帮扶对子。幸福小学的老师对小晶晶倾注了更多心血,从生活到学习,照顾得无微不至。
王宪军老人的事迹感动了许多人,爱心人士纷纷伸出援助之手……
知足感恩 幸福暖心
“现在我们可好了,生活上啥困难也没有。”王宪军对记者说,现在一切都很好,不像孩子小的时候,需要吃奶粉花费大,这段时间我捡些瓶子、纸壳卖些钱维持家里。感谢大家的帮助和支持,现在晶晶每月可得到国家孤儿补贴600元,我也有低保350元,钱够花了。我俩现在挺好,啥困难都没有,大家不用惦念我和孩子了。
记者看到王宪军老人左眼有白内障,老人说,已经到市第一人民医院做过检查了,过段时间就可以做手术了。虽然,王宪军一只眼睛看不清楚东西,但仍坚持每天免费为需要的人按摩、调理筋骨。老人希望尽最大的能力回报社会,回报关心帮助过自己的好心人。
“我们现在居住的屋子很暖和,区政府的工作人员经常来看望我们。明年7月孩子就小学毕业了,虽然比同级学生小一岁,但孩子学习努力,每次考试都名列前茅,经常获得学校颁发的奖状。去年晶晶参加北京舞蹈学院的考试顺利晋级了,晶晶学习舞蹈、外语补习的老师们都不收晶晶的学费,我们祖孙俩这是遇上好年代了。”王宪军老人的脸上总是挂着幸福的笑容。
就这样一位平凡的老人,用自己瘦弱的肩膀,为不幸的小晶晶撑起了一遍爱的蓝天,老人经常说:“这孩子不是我照顾的,而是党、政府和社会的好心人一起抚养长大的。”

王宪军与晶晶
王宪军老人向客人展示晶晶的荣誉证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