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实施综合扶贫、整村推进扶贫、产业扶贫——
逊克县向“第一民生工程”精准发力
“十二五”以来,逊克县把扶贫开发作为“第一民生工程”,大力实施综合扶贫开发、整村推进扶贫开发、产业扶贫开发,消除贫困村10个、贫困户1681个,完成脱贫任务5113人,脱贫率达到93%,返贫率控制在5%以内。“十三五”期间,该县将通过大力实施扶贫开发工程,实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贫困村人均纯收入达到7000元以上,贫困户人均纯收入达到5000元以上,返贫率低于5%,确保按全市时间表完成脱贫任务。
精准摸清贫困底数,打造过硬贫困村带头人队伍。制定详细的扶贫开发实施方案,各级领导干部及分管部门深入贫困村、户走访调研,分析致贫原因;各乡镇及贫困村结合各自实际,制订脱贫致富发展计划和年度工作计划;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全面打造过硬的贫困村带头人队伍。
推动整村产业化扶贫、帮带扶贫、劳动力转移扶贫开发工程到村到户到人。发挥传统畜牧养殖业经验丰富,林地草原、秸秆等饲料来源充足的优势,生产绿色高端农牧产品;在人均耕地少的村组建合作社,推行“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推动产业上规模、出效益;发挥生态和自然旅游资源优势,扶持当地贫困户开发家庭式旅馆和农家乐餐馆及旅游配套服务业实现脱贫增收;开展“结对子,一帮一,不脱贫,不脱钩”活动,积极实施就业援助,通过技能培训、职业介绍、就业岗位补贴等措施进行重点帮扶;依托“雨露计划”培训基地,在规划期内力争使所有贫困人口家庭实用技术培训实现全覆盖。
巩固济困助学、医疗救助、城乡养老、贫困低保覆盖面。持续改善贫困地区办学条件,确保教育投入的“三个增长”和向贫困地区倾斜,大力提高助学金、助学贷款等济困助学标准;巩固和加强城乡合作医疗、基本药物制度等县、乡、村基本医疗保障体系,解决因病致贫返贫问题;巩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成果,实行带地入院等创新模式;提高五保、失能老人补贴标准,加强儿童福利保障工作,落实相关帮扶政策,将贫困人口中完全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人纳入低保等保障政策,实现社会保障兜底脱贫。
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和生活环境。完善乡村公路网络建设,重点实施县乡公路升级改造,农村公路危桥加固,推进城乡客运交通一体化。实现78个行政村街道硬化,主街实施亮化工程。完成农村泥草(危)房全改造任务,加大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力度,保障农村人畜饮用水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