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连池市始终把民生作为第一目标,切实解决群众最期盼、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2015年共投入资金13.4亿元用于民生项目建设,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66.5%,有效地促进了就业和创业,改善了居民居住和生活条件,加快了教育、文化、卫生、体育、养老等社会事业的发展,和谐社会建设取得新的进展。
围绕教育均衡发展,新建了和平中学食堂、宿舍楼,改造农村学校7所;新建双泉中心小学、太平中心小学标准化学校两所。启动新一轮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投入资金86.5万元新建500平方米团结镇中心幼儿园,投入资金27万元改建300平方米团结镇新生村幼儿园,共新增园位150个,2015年全市普惠性幼儿园比例达到80%。深化高中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改进完善绩效工资考核制度,在学校管理中,建立起校级领导包年段、中层领导包班级、教师包学生的承包责任制,管理成效明显提高。普通高中招生实施“阳光招生”,保证招生质量。2015年5次邀请省内专家、名师22人来校讲学,受益师生245人。分3批派出35名教师赴哈师大附中挂职锻炼。高考上线人数、上线率均创历史新高。
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推进省部共建国家现代农村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试点县建设,统一采购价值48.45万元的教学设备,培训桌椅、办公桌椅、档案柜等分发到各校,每所学校配置了职业教育培训教室,职教中心配置的视频会议室和录播室已经投入使用。对10处“场校共建、校企合作”的校外实训基地和20处“乡校共建、校社合作”农民创业示范园区进行了适当调整。学校孵化厂孵化的鸡、鸭、鹅雏10万只已经销售到养殖户家中,有效带动了全市养殖业的快速发展。
不断为群众健康谋福祉。推进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实施药品零差价销售,建立完善的公立医疗机构补偿机制,目前市财政局已对县级公立医院补助142.2万元,保障了公立医院的正常运行。从2015年1月1日起,五市县级公立医院取消了药品加成政策,除中药饮片外的全部药品实行零差率销售。五市还被列为全国首批健康促进示范县。
不断推进民生项目建设。社会福利院即将开工建设,老年活动中心已投入使用;异地新建市中医院和妇幼保健院项目已开展前期工作;计划投资738万元新建青少年活动中心,建筑面积4400平方米,预计2016年7月末竣工;国际文体交流中心主体工程基本完成;累计投资近6000万元的市人民体育场投入使用;博物馆项目、档案馆项目进入招投标阶段,总投资4121.44万元,总建筑面积7365.53平方米。
这个市还着力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新打农村饮水井22眼,解决了19个村屯近2万名群众饮水安全问题,农村安全饮水普及率达88.4%。不断加强社会保障,发放失业人员和妇女创业小额贷款3200万元,城镇登记失业率在3.9%以内;提高了城镇职工住院医疗最高支付额和新农合住院报销封顶线,城乡低保、医疗救助等工作成效明显,符合条件的被征地农民纳入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范畴。完善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不断深化,安全生产、防火防汛、食品药品、统战和民族宗教工作切实加强,确保社会和谐稳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