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辉区始终坚持以民生为本,持续加大财政投入,2015年,民生支出95000万元,占一般公共财政支出的61%,18件民生实事温暖民心,提高了百姓幸福指数。
劳动就业工作扎实推进。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公开招聘各类人员31人,提供公益性岗位1075个,城镇新增就业3153人,失业再就业2247人,完成技能培训1005人,成功就业724人。
教育体制改革成效显著。组建实验小学、第五小学、第六小学、红缨贝贝四个教育集团,实现“优质资源班班通”全覆盖。实验小学、第二中学被教育部评为首批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与黑河学院开展联合办学,第五小学、第五中学成为黑河学院附小和附中。推进义务教育均等化发展,新生、上马厂小规模学校通过省级标准化验收,第六小学被评为省级标准化建设先进学校,顺利通过市级义务教育初步均衡发展先进区评估。创新发展校外教育,组织开展研学旅行活动,成立全市首家留守儿童校外活动基地。新建瑷珲中学宿舍楼、教学楼和瑷珲中心学校教学楼,完成5所学校运动场改造、16所学校维修改造。
文化惠民工程实现新突破。深入开展文化惠民,举办了爱辉区第二届全民健身运动会暨第八届田径运动会、中国·爱辉中俄综合格斗友谊赛等文体活动。完成14所村级文化活动场所标准化建设、老年活动中心篮球馆维修改造。完成1100余户偏远农村“村村通”、“户户通”工程,文广局荣获“第六届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先进集体”。
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完善医疗卫生保障体系,实施农村孕妇住院分娩补助垫付制。新农合三级政府补助标准每人每年由320元提高到380元。完成张地营子中心卫生院业务用房和二站乡、上马厂乡、西峰山乡4所卫生院周转宿舍建设。在全省率先兑现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调待政策,补发基础养老金170余万元、惠及9451人。发放城乡低保家庭一次性生活补贴、高龄老人津贴、优抚对象抚恤补助、困难群众救助,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提高10%以上。开展“社区服务能力提升年”活动,创办向阳社区报,集中分类打造特色社区。在全市率先建设社区公共服务综合信息平台,打造集社区管理、便民服务、居家养老为一体的“互联网+智慧社区”。同时,不断加大特殊困难群众的救助力度,按困难种类、程度实行“分类救助”,让生活困难的居民得到及时有效帮扶。截至目前,全区共救助特殊困难群众375人次、150户,发放救助金46万余元,平均每户救助标准达到3000余元,有效解决了特殊困难群众的急难问题。
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力度不断加强。爱辉区大力发展养老事业,注重开展以老年生活照料、老年健康服务、老年文化教育、老年体育健身、老年休闲旅游等养老服务,不断增进民生福祉。2012年以来投入资金1300万元,在努力实现社区公益用房改造升级的同时,注重对老年日间照料中心的规划和建设。目前,已有5个社区设立老年日间照料室。每个社区设立一处老年人活动中心,其中,市区热电、福龙、人保财险社区老年活动中心面积均超千米,惠及老年人9000余名。全区民办养老机构建设发展不断推进。近年来,爱辉区通过资金、政策的扶持,截至2015年,为民办养老机构发放运营补贴资金67万元,一次性建设补贴资金87.3万元。帮助协调相关部门在基础建设、消防、食品卫生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其中,颐心苑老年公寓建筑面积达到5500平方米,加快了民办养老机构的发展速度,大大推动和扶持全区养老服务事业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