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黑河地委宣传部及所属单位近30人有幸承担了黑河人民庆祝新中国成立35周年大型集会服务任务。
在研究服务工作方案的同时,有人提出穿什么服装参会的问题。有的说穿自己最好的衣服登场,有的说穿得整齐干净就可以了,政秘科长王莹大胆提出:男女都穿西装靓丽登场服务。她的建议一提出,大家都愣了神。等大家反应过来,有提反对意见的、也有赞同的。王莹又说了各种穿西装的理由,最后意见统一。
上哪去做西装、钱如何出,又成了新的问题。当时,黑河人穿西装者寥寥无几,做工像样点的均是在大城市里定做。经大家商议,决定派孙英泉去哈尔滨市做西装,大家认为英泉人长得帅气,又很聪明,受此“大任”成功无疑。宣传部及所属单位30来人,每人从自己工资里拿出60多元。当时,这笔开支占本人全月工资总额比重很大。又找黑河制衣厂师傅给每个人量了尺寸。不多日,从哈尔滨市取回做好的西装。每套西装有裤子、上衣、马甲和一条丝缎料彩条领带,还配有较高档的领带夹,甚是好看。时至今日,我的这条领带还规规矩矩地存放在大衣柜里。
天公不作美,10月1日早晨下起了雨,但大会照样举行。我们30来人穿着崭新的西装站在大会主席台两侧,各司其职,细心服务。虽在雨中,却吸引着广场上一万多与会者的眼球,成为大家热议的焦点。虽然穿着雨靴,未能做到西装革履,但我们30来人仍然成为黑河第一批穿西装亮相大会的人,现今回想,记忆犹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