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时期,北安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坚持高起点规划、多维度发力、大手笔建设,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进一步增强了群众的“获得感”。
道路升级 出行更便利
五年间,北安市累计投入资金46058万元,新建和改造街路88条,面积85.72万平方米;铺设步道板53条,面积25.06万平方米;铺设排水管线4.35万米;硬化裸土巷道42处,面积16.4万平方米。
打通了和平街、泰山街、黄河路等7条“断头路”。完成了乌裕尔大街、友谊街、平安街等3条街路电力杆迁入地下工程和北大荒街、北京路、深圳路等14条街路电力杆综合整治工程。2014年开工建设并投入使用的乌裕尔大街铁路跨线桥,成为连接东、西两个城区发展的纽带,缩短了行车时间,减少了交通隐患;2015年建设的黄山街铁路下交桥,为铁西区群众出行提供了方便快捷的条件。目前,北安市城区道路面积达187.55万平方米,已形成了“25横22纵”的路网结构,从根本上缓解了群众的出行难题。
城市亮化 夜景更美丽
北安市坚持“大方、经典、简单、节约”的总体要求和以暖色调为主的亮化思路,积极打造更有活力、更具魅力、更富吸引力的城市夜景。五年间,累计投入资金3335万元,完成了48条街路路灯工程,共安装路灯1645盏,亮化楼体80栋。
选用靓丽美观、节能实用的灯具对城区道路两侧进行亮化,达到灯具美、灯光美、造型美的效果;选用大方得体、特色鲜明的灯具对广场和节点进行亮化,达到简洁、经典、观赏性佳的效果;根据每幢建筑物不同的特征进行创意亮化,完美展现了现代商务、都市休闲等夜景风光。2014年,对城市亮化工程进行提档升级,在龙江路、平安街、北大荒街等街路选用了欧式景观灯,艺术性和观赏性的有机结合进一步提升了城市的品位。目前,北安市已形成以街路亮化为核心,道路两侧建筑物亮化为重点,广场亮化为点缀,公园亮化为烘托,点、线、面交相辉映,多层次、立体化的城市夜景照明体系。
绿化美化 环境更宜居
按照“全城覆盖、无缝对接、宜树则树、宜草则草、宜花则花”的绿化理念,倾力打造绿树成荫、天蓝地净、鸟语花香的宜居城市。
因地制宜绿化美化,在街路两侧选用了海棠、鼠尾草、醉蝶、常青藤等高档花卉,在林荫下选用了玉簪等耐阴花卉,结合公园低洼地块选用了水培花卉,针对不同季节实现观花、观果、观叶效果,选用了深秋时节盛开的芍药、荷兰菊、地被菊等宿根花卉,从而提高了绿植档次和绿化品质。利用护栏、花架栽植鲜花,利用部分闲置地栽植钻天杨,利用公园、广场栽植五色草花坛,打造立体绿化,使城市变得更绿、更美,环境更清新。五年间,累计投入资金6726万元,新建绿地30.8万平方米、五色草立体花坛3处、街头景石4处,新建绿化带78处、8600平方米,栽植乔木4.4万株、灌木92万丛、草花164万株,街路摆放组合花盆644组。
楼体改造 美观更舒适
北安市遵循城市风貌统一规划,按照建筑功能、建筑区位和建设年代不同对楼体进行改造。
不断升级改造工艺,从最初的墙体粉刷涂料、底部画裙线、安装重体混凝土构件,升级为墙体喷涂乳胶漆、质感漆、真石漆,粘贴轻体槽型卡扣苯板造型,一、二层商服干挂大理石的“穿衣戴帽”工艺。坚持由外到内、由表及里,在提升楼体视觉效果的同时,更加注重实用原则,增加了粘贴保温苯板、更换窗户、改造屋顶彩钢瓦等项目,有效解决了冬季室内温度低、夏季漏雨等问题。五年间,累计投入资金15846万元,节能改造既有建筑167栋。目前,乌裕尔大街、龙江路、北京路等8条主要街路形成了一街一景的建筑风貌,较好地展示了北安的地域特色,有效提升了人居舒适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