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7日,除夕。鞭炮声此起彼伏,家家都在贴春联、准备团圆饭、包饺子……而此时,却有那么一群人坚守在工作岗位上,他们叫做“白衣天使”。
下午4时,微信朋友圈被一张张美食图片刷屏。此时的黑河市第二人民医院急诊科,护士长车巧玲刚刚写完交班记录,跟朋友的帖开着玩笑:别晒了,我们都快饿死了!
当日急诊科值班的医护人员始终在忙碌,感冒、肠炎前来就诊输液的,鞭炮炸伤包扎手指的,心脏病发作住院的……患者一个接一个,断断续续一直没让人得闲。中午时分,急救电话响了,救护车载着医生护士风驰电掣出诊,在市区内接回一位生命垂危的老人,忙碌的抢救持续了一个多小时,却终因患者呼吸衰竭太过严重而无力回天。送走逝者,疲惫的医生刚收拾好抢救设备,又有患者接踵而至……
车巧玲对记者说,她已经记不清这是在医院度过的第几个除夕了。每到过年,总是盼着能“消停”一点,却总也闲不下来。她笑着说:“我们就是干这行的,到也习惯了。可这大过年的,真希望大家都能在家里乐乐呵呵过个太平年……”
谁也不愿意在医院过年,除夕之前是患者出院的高峰期,留在病房里的基本都是重症或行动不便者。“医院哪有‘平时’和‘过节’的区别啊,一年365天,每天都不敢有丝毫的怠慢。今天患者虽然比平时少一些,但是留下来的基本都是重病人,更不能掉以轻心。”除夕夜带班的院长李兆良说。
为了让在医院里过年的患者和值班的医护人员感受到家的温暖,李院长准备了70多份年夜饺子,除夕钟声敲响之前挨个发到了大家手中。心内科一位老年患者感动地说:“这大过年的麻烦医生护士守着我们就挺过意不去的,院长还给我们送饺子,真暖心啊!”
这样暖心的饺子,妇产科值班的副主任于彦丽、护士单丽欣却没顾得上吃一口——产房内,怀孕36周的产妇小马正被临产的阵痛折磨着,孩子在这大年夜急着要降临人世。凌晨四点,随着一声响亮的啼哭,二院第一位“猴宝宝”降生了,在医生护士的陪伴下,幸福的新妈妈度过了一个永生难忘的除夕夜。
“我们忙点没什么,只希望大家都平平安安的。”无论走到哪一个科室,记者都听到了医生护士相同的心愿。那些彻夜通明的灯火,那些忙碌的身影,在这大年夜,为病痛中的患者带来了安心和温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