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7月,在全市人民的热切关注中,总投资1亿2千多万元的黑河市第一人民医院改扩建及儿科楼项目开工建设。几个月来,施工单位鼓足干劲,全力以赴加速推进……机械的轰鸣犹如我市医疗卫生事业前进的号角。2015年,我市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蹄疾步稳,一串串斑斓的印记架起了群众健康的“保护伞”。
释放改革红利 减轻群众就医负担
2015年3月,家住嫩江县科洛镇的农民赵丰被确诊患有恶性肿瘤,近8个月的治疗和多次化疗,使他的病情得到了有效缓解。他激动地说:“多亏了新农合和大病保险,让我没给家里增添经济负担。”
2015年,我市继续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持续放大医改红利,着力减轻群众就医负担,使改革成果真正惠及城乡百姓。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成立,卫生、计生两个部门的融合发展,共梳理行政权力159项,下放行政审批事项5项。大力实施基本医疗保障制度,调整了5个县级试点政府办综合公立医院和中医院医疗服务项目价格,并纳入医保报销范围;深入推进新农合,全市新农合参合人口达62万人,参合率99.99%,人均筹资标准达到470元,全面开展新农合大病保险工作,参合农民重大疾病医疗保障水平得到有效提升;基本药物制度覆盖率保持100%,非基本药物采购额控制在30%以下,切实减轻了群众医药费用负担。
我市还积极探索多元化办医格局,不断扩充医疗卫生服务资源总量,并加快推进医联体建设,大力延伸综合医院服务半径,方便群众看病。
提升服务水平 保障群众生命健康
如何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做好群众健康的“守门人”?我市坚持保基本、强基层,全力构建群众满意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让全市群众尽享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
改善就医环境。全年共争取基层卫生建设项目39项,规划建筑面积3.1万平方米,总投资9870万元。除黑河市第一人民医院改扩建及儿科楼项目开工建设外,续建中医医院附属楼,并为市疾控中心添置实验室设备。
提升服务能力。深入开展改善医疗服务、护理岗位大练兵等活动,加强重点专科建设,不断提升医疗服务技术水平。组建成立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13家医疗机构参加了医疗责任险和医疗意外险保险,对35名患者进行了疾病应急救助。
发展中医药事业。深入推进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和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项目。
强化人才队伍建设。评选黑河名医、名中医,为乡镇卫生院招收医学毕业生,进一步提高了基层医疗服务水平。
强化公共管理 筑牢健康保障屏障
2015年4月,经过全市上下三年的共同努力,我市喜获国家卫生城市荣誉称号,这标志着黑河整体卫生服务水平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2015年,我市全面加大疾病预防控制和妇幼健康工作力度。重点传染病防控效果显著,全年乙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率下降16.71%,流感病毒分离及出血热复核诊断工作均大幅超过我省要求标准,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均达99%以上。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提高到40元,将流动人口公共卫生服务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有力地促进了流动人口与城市的融合。强化卫生监管,实现卫生许可全过程的移动查询。2015年,我市查处非法行医单位10家,全市住宿业和游泳场量化分级管理率达100%,年采集食品样品30类,314份,极大地保障了广大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