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3日,农历腊月二十五,带着暖暖的春意,我们来到了爱辉区坤河达斡尔满族乡,看看这里丰收的农民如何准备欢度新春佳节。
来到富拉尔基村达斡尔族村民索树启家,宽阔的院子干干净净,门外的桌子上摆着特有的八碟八碗,还有包好的饺子、豆包和待加工的鱼。这是一个典型的五口之家,老伴、儿子、儿媳和一个五岁的孙子,索树启自己轻松的耕种着120亩地,今年种的是玉米,秋收后直接就卖了,孩子们有自己的工作,忙的时候就都来搭把手。索树启农闲时找点瓦工零活,挣点零花钱,他们在市里有楼房,索树启老伴说,住不惯城里,就愿意在村子里的老房子忙忙活活。索树启是这个村子里的老户,自打有这个村子就有他们家,他们勤劳知足的生活着,过节孩子们都回来,他就和老伴准备着吃喝,心里满满的都是喜悦。
黄旗营子村李继业是满族镶黄旗,祖上康熙年间来到黑河,老伴也是满族,家有一儿一女,都各自忙着自己的事业,生活美满惬意。李继业是村支书,张罗着村里的春节晚会。但今天是除尘贴对联的日子,家里也摆出了八碟八碗,他抽出时间贴上了春联。
这里最有特色的就是八碟八碗了。虽然达斡尔族和满族的八碟八碗的食材多种多样而有不同外,种类也早已超出八碟八碗,但八碟八碗所特有的文化传承还是令人回味不已。那些刚刚出锅、冒着热气、香味扑鼻的蒸碗,清香的泡发凉拌菜,都堪称民间佳肴,香味纯正,令人赞不绝口。
每逢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后,家里待客就开始上“四碟、四碗”。待到春节后,拜年的亲朋好友们聚在一起,好客的主人便端上“八碟、八碗”,一直吃到二月二“龙抬头”。
村民爱吃蒸碗是因随吃随蒸图个方便。蒸碗以猪、鸡、鸭、鱼等作为主料,用自产的干菜如干黄瓜片、干豆角丝、木耳、蘑菇、老山芹等原料为配料。村民们还进城采购一些宽粉条、海带丝、刀鱼、肘子猪蹄,用半个月时间精心炸、炖、蒸、煮等发法烹制。
八碗有:炸肉丸子、炸土豆块、炸豆腐泡、炸茄盒、蒸五花肉、小鸡炖蘑菇、排骨炖干豆角丝、红焖肉炖海带丝。用一大锅加入老汤和原料,经过慢火炖熟后,便盛出一碗碗冻成坨。一种蒸碗最少要做十五六碗,冻好后,一坨坨储藏在缸里。回锅蒸碗的口味在于汁,浅红色咸淡适中,热而不烫嘴,汁凉油不挂碗边,炸、蒸、炖好的主料放在碗的上面,配料放在下面。
八碟即:四凉:米饭焖子、宽粉条干黄瓜片拌木耳、豆芽拌里脊肉丝、肘花冻;四热:炒黄豆芽、红焖鱼、熘肥肠、白菜炒木耳。可以说凉菜中最令人爽口的下酒菜是宽粉干条黄瓜片拌木耳,吃起来脆生满屋子清香。村民待客十分讲究,要求“八碟、八碗”色、味、香、形俱全。菜切、摆要有形,蒸碗要香味纯正,荤素搭配。村民有上菜时先上八碟是下酒菜,后上八碗是下饭菜之说。十六样菜肴应该是丰盛的了,这也反映了黑河各族村民那种朴实、热情、好客的性格。

索树启和爱人收冻饺子。
快乐的满族小女孩。
达斡尔族索树启家人正在准备八碟八碗。
李继业和爱人贴春联。

满族李继业家的八碟八碗午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