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外虽是零下20多度的严寒,但却抵挡不住商贩和农民赶大集的热情。
1月27日,是孙吴县辰清镇赶大集的日子,这也是猴年春节前的最后一个集。早晨不到六点,天还没亮,孙吴县商贩张先生夫妻俩儿就开着小货车早早地赶到了辰清镇。张先生是经营干果调料的。“这么早来是为占一个有利位置,趁节前最后一个集多卖些货。”在大集一条街,张先生边忙着摆摊,边说。
和张先生一样,很多商贩都是从县城起早来到大集一条街。经营新鲜水果的,怕水果冻着,还搭起了塑料大棚屋,架起了火炉子。七点多钟,商贩们在街两旁都陆续摆好了摊儿,等待着农民赶集。
辰清镇农村大集是孙吴县最大、最热闹的集,每月逢阳历七、十七、二十七日赶集。大集一条街一眼望不到头。集市商品琳琅满目,充满着浓浓的“年味”:春联福字、鞭炮礼花、干调果品、糖果蜜饯、鸡鸭鱼肉、新鲜水果、日用百货、服装鞋帽、冰冻海产品应有尽有,还有卖新宰杀的驴肉、牛肉、羊肉的。
八点左右,随着镇内的和十里八村的村民陆续到来,集市开始热闹起来。
一位中年妇女在卖对联的摊前选了贴大门的、贴自家屋的、仓房的对联和福字。“过年贴对联就图个吉利,得多贴几幅。”她边选对联边说。
一个七八岁的小姑娘在妈妈的陪同下在选新衣服。“过年得给孩子买件漂亮的新衣服,让孩子高高兴兴过大年。”小女孩妈妈说。几位妇女在糖果摊前挑选糖果,“过年得吃糖,嘴‘甜’,日子更甜蜜。”
集市上人头攒动,人挨人,人挤人,商贩的吆喝声,村民的询价声,此起彼落,热闹非凡;购完年货的手提肩扛,还有的用在城里已见不到的爬犁把年货拉回家。
午后一点多钟,随着赶集的农民离去,商贩们也陆续打道回城。张先生一算账,卖了3000多元的货。据镇干部介绍,现在的农村大集已远不如前些年,前些年不光辰清镇的村民来赶集,就是附近的乡村农民也到此赶集。现在随着交通的变利,城乡距离的缩短,很多村民都到县里购物,尤其是置办年货。但农村大集并未随此消失,因为这里透着浓浓乡情,尤其是春节,这里洋溢着浓浓的“年味”,更透着儿时的“年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