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黑河时政 社会新闻 行业动态 文体新闻 边境旅贸 民生新闻 全市各地 俄罗斯信息 阅读俄罗斯
时空黑河 生态黑河 新闻纵深 新闻专题 黑河概览 国内要闻 国际热点 评 论 服 务 媒体看黑河
·阿联酋对中国公民开放落地签证  ·过期药品往哪扔?  ·三招防范出境游信用卡遭盗刷  ·今年9月1日起这些新规为你我解忧  ·国管公积金最新提取流程  ·不动产登记,你都知道哪些内容?  ·“微信旅游”需谨慎  ·警惕朋友圈这6个“坑”  ·家用液化气瓶有“三忌”  ·国家质检总局:几乎所有进口食品均有不符合我国标准情况 
  您当前的位置 :黑河新闻网 > 国际热点 正文
“选择性失明”也是风险制造者
http://heihe.dbw.cn   2016-02-03 09:57:49
黑河日报手机报 权威的视角 丰富的内容
周一至周五 每天以彩信形式发送
订阅方式:移动用户编辑短信HHRB发送到10658333,根据提示回复Y即可。

  相当一部分关于中国经济的出格预测源自“选择性失明”,或是因为“醋意”甚浓,或是因为市场投机所需

  “知识的敌人不是无知,而是已经掌握知识的幻觉。”一段时间以来,西方媒体上关于中国经济的一些论断让人想起史蒂芬·霍金的这句名言。

  “硬着陆几乎不可避免”“中国是当前金融危机的根源”……抛出这些耸人听闻论调的多数是西方投资和分析人士,各有其自洽的逻辑作为支撑。多年来,西方“唱衰”论调此起彼伏,但中国经济始终平稳向前发展。那些沉醉于“幻觉”的“唱衰者”因此一而再、再而三地透支了信用。这一轮“中国崩溃论”也不会例外,根本原因还是在于它脱离了中国经济的实际,没有看到中国主动调整以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不懈努力。

  经济学是一门经验科学,但西方一些人却常常不明智地将目光局限在固定公式推算出来的结果。英国《金融时报》专栏作家戴维·皮林说在西方“想象中国经济列车脱轨并不难”,正是针对这种情况所言。本世纪初,中国银行体系被西方一些人判定为“技术性破产”,并预言将拖累中国经济步入深渊。他们话音未落,中国展开新一轮银行改革,中国银行业开启了一段快速发展的新征程。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布坎南曾得出结论: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成就,依据西方经验可能“看上去不合理,可是却管用”。

  不过,有相当一部分关于中国经济的出格预测,并非出于研究方法出了错误,而是源自“选择性失明”,或是因为“醋意”甚浓,或是因为市场投机所需。无论是哪一种,他们拿出来的东西都叫偏见,丝毫不能适配中国经济的成就与潜力。就像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地球研究所所长杰弗里·萨克斯所看到的,在“索罗斯们”的陈词滥调中,“某天,中国是不可战胜的、新的经济强国;第二天就变成了它做什么都是错的”。显而易见,有些人的“崩溃”报告是为中国专门预制的,且不惧在事实面前反复碰壁。更有个别妄评中国经济的人是受利益驱动,是在为自己的逐利行为制造舆论。当初,索罗斯狙击东南亚,就是通过唱衰、做空、收割等一整套手法“有序”进行的。

  当前,正在转型的中国经济的确有自己的难题,中国正努力以自己的方式破解这些难题。在中国经济转型过程中,客观指出问题是为了防范风险,但肆意放大问题则是在制造风险,这不仅于中国无益,同样于世界无益。在联系日益紧密的地球村,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变成离群索居的鲁滨逊。高盛日前的一项假设性研究很能说明问题:假如中国经济增速下降一个百分点,美国经济增速将下降0.1个百分点,包括直接和间接影响,但如果市场反应过度,美国经济增速所受的影响就可能扩大到下降0.47个百分点。

  经济分析,即便是国际场合的“清谈”,也当有负责任的态度。金融市场跟人们的情绪和信心关联紧密,不实信息也能呼风唤雨,掀起一阵风浪。“选择性失明”也是风险制造者,如若金融市场上起起伏伏的瞬时信号成为伤及实体经济的祸端,则受害的很可能就是一连串国家,需要引起人们足够的警惕。

 
作者: 来源:人民日报 编辑:安静
黑河时政 更多>>
相关新闻
·中国经济跃上新台阶
·互联网:中国经济提质增效新动能
点击排行  
黑河时政 更多>>
影音黑河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