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1年1月起,我国内地在所有室内公共场所、室内工作场所、公共交通工具和其他可能的室外工作场所完全禁止吸烟。这是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的要求而实施的行动。
如今五年过去了,“禁烟令”施行效果如何?
近日,记者走访市区人流量较大的部分公共场所发现,虽然不少室内公共场所设置了“禁止吸烟”标志,但依然有人在公共场所吸烟。
候车厅:烟民吞云吐雾依旧
1月17日傍晚,记者来到黑河火车站候车厅,发现虽然候车厅的显著位置贴有“禁止吸烟”标志,但依然有个别烟民无视禁烟规定在角落处吸烟,全然不顾周围乘客的感受。“在公共场所吸烟不是个人的事,要为他人的健康考虑。”一名正在候车的乘客说。
18日上午,记者来到黑河国际客运总站候车大厅,看到大厅里虽然张贴了醒目的禁烟标志,但仍有部分烟民在公共区域吞云吐雾。在工作人员制止下才掐灭了烟头。
商场:仍有人在隐蔽区偷偷吸烟
据了解,大型购物场所的厕所和某些楼层的逃生通道,往往是烟民的隐蔽吸烟区。
18日上午,记者来到位于市区的华富商城,看到商城的显著位置均设有醒目的禁烟、控烟标志。“要进入商城的吸烟顾客必须先灭烟。”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记者在商城没有见到吸烟者。随后,记者来到位于商城一层的厕所,发现虽然这里张贴了醒目的“禁止吸烟”标志,但仍有人在偷偷地吸烟。
医院:营造环境促禁烟
走进医院,“禁烟”的标志十分醒目,医院的医生、护士一发现有人吸烟,就会马上进行劝导。但是仍然有一些烟瘾很大的病人,实在忍不住,会偷偷在洗漱间和走廊吸烟。
记者在市第二人民医院二楼洗漱间,看到两名“老烟枪”在那里吞云吐雾,丝毫不顾及其他看病的市民。当记者问其中一名40岁左右的吸烟男子,知不知道公共场所禁止吸烟,他掐灭烟头转身就走。另一位说,“我习惯了,止不住啊,再有几口就抽完了,然后继续吸烟。”
在市区的其他几所医院,情况也大致如此。
餐饮娱乐场所:“禁烟”成一纸空文
在采访中,记者看到,为了不得罪顾客,不少中小餐馆和网吧都默许顾客吸烟,“禁烟令”在这里成了一纸空文。
18日中午,记者刚走进位于龙滨路的一家饭店,就见到许多手持香烟的食客,且没有人前来劝阻。“我们是做生意的,顾客我们得罪不起。”该饭店老板说,如果客人吸烟,他们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随后,记者探访了吸烟的“重灾区”—网吧。在位于兴华街的某网吧,约三分之一的人都在潇洒地吞云吐雾,有部分吸烟者还是女性。“我们也没有办法,要是不让人吸烟的话,估计就很少有人光顾了!”一名管理者无奈地表示。
市民:比较反感 个人素质是关键
在黑河某社区工作的张女士说,她在很多公共场所里看见有人吸烟,“被动吸烟危害很大,我对在公共场所吸烟的人比较反感。”在机关工作的王先生认为,在我市室内公共场所、室内工作场所内禁烟比较难。“公交车上不准吸烟已经基本做得比较好了,但要在医院、商场等公共场所禁烟还是比较难的。我办公室里就有一个老烟枪,我不可能天天提醒他吧,这样同事关系就搞僵了。人的素质是非常关键的,只有素质提高了,才能比较自觉地去禁烟。”
不难看出,室内公共场所禁烟难。到底难在什么地方呢?
2011年5月1日实施《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虽然出台了室内公共场所禁止吸烟的条例,却没有相对应的处罚条款。对此,相关部门责任人很无奈地说:“我省目前还没有出台具体的措施,违令到底归哪个部门管、怎么管等细节缺失,导致禁烟只能依靠教育来提高广大市民的素质,并通过公共场所管理者的合力管理来实现,比如公共场所设立禁烟劝导员等。相信经过一些时间,市民会形成一种公共场所不能抽烟的潜意识,达到禁烟的效果。”

一位烟民在禁烟标志下吸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