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时期,五大连池市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重要位置,从群众最需要、最直接的地方做起,大力实施民生工程,认真解决民生需求,切实提升群众幸福指数,让幸福之花在讷谟尔河畔美丽热情地绽放。2015年,该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实现20800元,提前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实现12000元,首次突破万元大关,分别是2010年的1.9倍和1.5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五年增长13.3%。
大力发展社会事业。该市高度重视教育事业发展,累计投入1亿多元建设了实验中学、太平中学、职教中心实训基地等教学楼,14所学校晋升为省级标准化学校,职教中心被评为国家高级技工学校和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教育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积极改善医疗条件,累计投入6500多万元新建了人民医院住院部及影像中心,建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个,乡镇卫生院全部迁入新楼,市人民医院通过二级甲等医院复审验收。文体事业蓬勃发展,市体育场、老年活动中心投入使用,国际文体中心主体工程完工,乡镇文化站实现全覆盖,薛氏剪纸、火山矿泥陶制作技艺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成功承办了2011年中国汽车拉力锦标赛首站赛、中美女子篮球对抗赛、五大连池和俄布市缔结友好城市十周年庆祝活动,城市知名度和影响力进一步提高。全力抓好社会保障。该市认真落实就业再就业政策,累计发放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4893万元,城镇新增就业1219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始终控制在3.9%以内。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最高支付额提高到10万元,大额医疗保险报销比例提高到85%、最高支付额提高到15万元;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报销比例由65%提高到70%,最高支付限额由5万元提高到9万元。新农合住院报销封顶线提高到10万元,符合条件的134家关闭破产企业3332人纳入职工医疗保险。城乡低保实现应保尽保,发放低保金3.2亿元,惠及城乡困难群众2.5万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