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我们已经迈进2016。新年伊始,是每个人收拾心情,奋发进取的时刻;也是每个人充满希望,放飞心愿的时刻。伴随着新年的脚步,记者近日走访几位普通百姓,倾听他们律动的心声。
盼大桥祈愿生意红火
祈愿人:李琳(中央商业步行街商户)
“我听说黑龙江大桥2016年有可能开始建设了,赶快开工吧,盼了好久好久了!”46岁的李琳在市区中央商业步行街有一个门市,是5年前倾其所有家产加贷款买下的,以经营对俄商品为主,前几年生意还算红火,但随着去年俄罗斯货币大幅贬值,生意有些惨淡。她和黑河许多商家一样,对俄经营已近20年,生意几经沉浮。自听说“大桥”欲开建的消息后,便开始日夜期盼着“大桥”建设的那一天。
李琳是做对俄罗斯保健品、小商品批发销售的,出货渠道只有俄罗斯。过去20年,她几乎每天都接待几十位俄罗斯客人,每周都会在家中招待俄罗斯朋友,每天忙得不亦乐乎。每年封江、流冰两季生意都会受影响,有时还得出高价运货,实在是不方便。
“有些货有保质期,有些货怕磕碰,时间、精力好多都浪费在运输上了,就盼着大桥建成了。建成后就能直接从桥上过境了,不用担心安全、季节影响的事了。不用再那么麻烦了,时间也会节省很多,一天就可由黑河至布市打个来回,多方便,既能得到更多的俄罗斯信息,又可减少时间、精力的压力。
“‘大桥’要建成,将来的生意会更红火!”李琳一脸喜悦地说。
忘生死祈愿一生平安
祈愿人:谢青山吴 虹
“当年生意失败,家庭解体,妻儿离我而去。我曾几度寻死,往事不堪回首。”出租车司机谢青山平静地说出了旧事。
“生意失败后,我离开家乡嫩江,一人浑浑噩噩到了蓬莱,想在那里结束自己的生命,希望如有来生不再这样受苦。冬夜,面对大海我一步步往里走,渐渐失去意识。幸遇我现在的妻子搭救,大概昏睡了两天左右。清醒后,得知她也是个失意之人,她讲述了自己的故事,在她与朋友的劝解下,我放弃了寻死,并重新燃起了生的希望。2011年春,她随我来到黑河谋生。5年过去了,如今我们有了爱情结晶,购买了可安居的陋室。虽然没有多少积蓄,但我们有的是幸福。”
如今一切都过去了。谢青山说,“新的一年,我祈愿所有人一生平安。”
“两次婚姻失败,一次感情被骗。2009年被查出子宫癌,先是化疗,后去天津做了切除手术,此后长期服药、化疗一直折磨着我。我拖着病弱的身体看着八旬老母为了生计在中央街发小广告单,心如刀绞。”曾在市区做小生意的吴虹回忆着这一切。后来,我遇上了今生的真爱小陶。2013年,老父亲、久病的姐姐先后离世,我再次备受打击,病情也一度恶化,小陶不离不弃一直陪在我身边,陪我面对这一切。亲朋好友们也鼓励、支持、帮助着我。如今,面对生死我无畏,面对人生我无悔。“新的一年,我祈愿所有人一生平安。”
觅真爱祈愿完整人生
祈愿人:杨睁馨越
每个人都渴望爱情,追求爱情。但对杨睁、馨越这个年龄段的年轻人来说,似乎是错过了花季。
杨睁,22岁本科毕业,25岁硕士毕业后,他决定去北京发展,北京六年如今已经小有成就的他,却错过了最佳恋爱年龄。在父母一再督促下今年新年回到家乡黑河相亲,但因年龄、地域、文化层次等诸多原因未能如愿。馨越是个美女,苗条的身材、高挑个子,大眼睛、白皙的皮肤。曾经追求者很多。但她想考上公务员后,再考虑个人问题,不知不觉几年过去了,虽然如愿考上了公务员,但年龄也显尴尬了。馨越的母亲刘女士为此很担心,这样优秀的女儿,怎么会一直留在家里呢。
2016年杨睁、馨越他们心愿都是“觅真爱祈愿完整人生”。
望新春祈愿合家团聚
祈愿人:金成辉郭建勋
金成辉,退休后与老伴在小黑河买了一个小院,夏季种花种菜,冬天搬回市区居住,生活过得悠然自得。2016年,金成辉六十六周岁。按中国老传统,女儿应该在正月初六那天为他包66个饺子,以求多福多寿。可女儿远在四川成都某军工单位,上次见到女儿还是四年前,女儿、女婿带着外孙子回来只住了一周,就匆匆离开了。“孩子工作很忙,路程又远,回来一趟太不容易了。”金成辉话语间透着失落。
二十年前,人们遇上郭建勋都夸他有个聪明好学的好儿子。十五年前,人们都羡慕他,儿子考上了北京某著名大学。八年前,儿子公派德国留学,亲朋好友打电话来祝贺,老郭心里美滋滋的。四年前,儿子娶了个德国姑娘。因妻子体弱不能乘坐长途飞机,儿子的婚礼他们老夫妻都没能参加上,只能在网络上看看视频,老郭心里酸酸的。直至今年,小郭也没有要孩子的意思,老郭嘴上不说,心里却很着急,三十几岁的大人了也该让我抱上孙子了。
金成辉、郭建勋, 2016年的愿望是春节能合家团聚,共度新春。
共祝福祈愿国泰民安
祈愿人:高殿元(86岁)陈永芳(81岁)王青臣(78岁)
三位老人是不同时期入伍的解放军老战士,记者曾分别采访过他们。“四野老兵”高殿元老人曾跟随“四野”南征北战;陈永芳老人是金门岛炮击厦门时期炮下余生的“130师”战士;王青臣老人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他们都曾在战场上经历生死,九死一生。所以,在他们眼中如今的和平年代来之不易。
1月3日,高殿元对记者说。如今自己享受着国家发放的优抚对象抚恤补助、免费医疗及老党员的一切优待条件。当年的经历,在他的心里烙下了深深的军人印记。如今生活在敬老院中,享受着大家庭的温暖、幸福的生活。
“在新的一年,我祈愿国泰民安。”高殿元老人说。
如今,已经八旬的陈永芳经常将自己的战争经历讲给儿孙们听。告诫他们,如今的幸福生活是无数解放军战士用生命与鲜血换来的,要珍惜眼前的和平、幸福、安宁的生活。陈永芳说,“在新的一年,我祈愿国家昌盛。”
王青臣说,“我军旅生涯,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朝鲜度过的。中国为帮助朝鲜,有14万志愿军战士埋骨他乡。每每想起我都心酸。如今国家每月还为我们老军人发放补贴、医保,现在的我生活得安逸、幸福。我时常为自己曾经是一名志愿军战士而骄傲。在新的一年,我祈愿国家富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