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黑河时政 社会新闻 行业动态 文体新闻 边境旅贸 民生新闻 全市各地 俄罗斯信息 阅读俄罗斯
时空黑河 生态黑河 新闻纵深 新闻专题 黑河概览 国内要闻 国际热点 评 论 服 务 媒体看黑河
·阿联酋对中国公民开放落地签证  ·过期药品往哪扔?  ·三招防范出境游信用卡遭盗刷  ·今年9月1日起这些新规为你我解忧  ·国管公积金最新提取流程  ·不动产登记,你都知道哪些内容?  ·“微信旅游”需谨慎  ·警惕朋友圈这6个“坑”  ·家用液化气瓶有“三忌”  ·国家质检总局:几乎所有进口食品均有不符合我国标准情况 
  您当前的位置 :黑河新闻网 > 国际热点 正文
控枪令难阻美国枪支暴力
http://heihe.dbw.cn   2016-01-07 10:05:50
黑河日报手机报 权威的视角 丰富的内容
周一至周五 每天以彩信形式发送
订阅方式:移动用户编辑短信HHRB发送到10658333,根据提示回复Y即可。

  美国总统奥巴马1月5日在白宫宣布一系列控枪举措,以期通过行政手段遏制美国频发的枪支暴力犯罪。近年来,美国枪支暴力不绝,血案频发。加之今年正值大选年,控枪更成为民众关心的热点话题。

  根据新的控枪行政令,全美所有参与卖枪的人员都必须登记申领牌照,并对购枪者进行背景调查,否则将面临刑事处罚。美国政府将雇用更多检查人员参与购枪者背景审查工作,增加200多名探员以加强枪支安全相关法规的执法力度,并投入5亿美元用于精神疾病的治疗。

  统计显示,美国有3亿多人口,私人枪支保有量逾3亿支,每年全美约有3万人死于枪口下。过去10年里,超过400万美国人成为袭击、抢劫和其他涉枪犯罪的受害者。去年发生的加利福尼亚州圣贝纳迪诺枪击案、南卡罗来纳州黑人教堂枪击案和俄勒冈州乌姆普夸社区学院枪击案等多起恶性事件震动全美。据媒体统计,在奥巴马总统任期内至少发生了16起大规模枪击案。

  尽管近年来要求加强枪支管制的呼声不断,但奥巴马的控枪之路走得颇为“堵心”。他曾多次尝试在国会推动控枪法案,均无果而终。在其总统任期仅剩一年、国会通过控枪法案无望的情况下,奥巴马才决意绕开国会通过行政命令强推控枪措施。

  美国有长久的持枪传统,从早期殖民开拓、独立战争到南北战争,拥有枪支被一些人视作“保卫自由”的象征和手段。美国宪法第二修正案规定:“管理良好的民兵是保障自由州的安全所必需,人民持有和携带武器的权利不得侵犯。”

  对宪法第二修正案的解读使枪支成为一个导致美国社会分裂和纠结不已的问题。共和党人更强调持枪者的权利,民主党人则主张实行更严格的控枪措施。新控枪令很快引来共和党和拥枪组织的反对。国会众议院议长、共和党众议员保罗·瑞安及参议院多数党领袖、共和党参议员米奇·麦康奈尔当天均批评新的控枪令侵犯了合法持枪人的权利。作为全美最具影响力的拥枪组织及游说团体,全国步枪协会的一名负责人5日批评总统的控枪令并不能消除大规模枪击事件,该组织不会允许“守法的枪主成为总统奥巴马政策失败的替罪羊”。

  普通民众对于枪支的态度也迥然不同。家住弗吉尼亚州费尔法克斯的苏姗是一名退役军官,她告诉记者,她有3把枪,美国持枪者数以亿计,但是并没有看到人们拿着枪到处射击,作恶的是小部分坏人。为什么坏人能够获得武器,而守法的公民不能拿起武器保护自己呢?全国步枪协会工作人员麦克告诉本报记者,持枪和驾驶汽车一样,关键不在于枪本身,而是要建立一套规矩,教会人责任。在华盛顿工作的丹尼尔对记者表示,同样是暴力事件,持枪造成的后果显然是不一样的,美国控枪艰难是决策者被利益集团绑架了。

  可预见的是,奥巴马的控枪措施势必会招致国会和一些州的反弹,行政命令面临着诸多挑战。首先,堵漏洞的措施本身即是漏洞。对购枪者进行背景调查是新举措的核心,但目前现有的背景调查机制所存在的漏洞并不能完全阻止枪支落入“错误之手”。控枪组织“城镇枪支安全”总裁约翰·费恩布拉特表示,在国会立法缺位的情况下,背景调查机制无法保障在全美范围推行,目前全美只有18个州执行相关规定。另有学者研究发现,联邦所使用的背景调查系统中禁止拥枪人员的“黑名单”并不完整。

  其次,局部修补无法带来整体变革。美国司法部长林奇4日在结束与奥巴马的会谈后对记者坦言,无法估计新的登记规定真正会影响到多少人,合法获得的枪支依然会制造血案。去年12月发生在加利福尼亚州圣贝纳迪诺的枪击案中,致14人死亡的枪支中有两支为枪手合法购买与持有。在俄勒冈州乌姆普夸社区学院枪击案中,枪手拥有的14支枪均通过正规渠道从合法的枪支交易商处购得。

  第三,行政命令颁布易,实施难。行政命令的“合法性”在推行的过程中会遭遇挑战。一个先例是,2014年11月,奥巴马同样采取了行政命令的方式强推移民改革,但遭到地方的强烈反对。26名州长联合起诉奥巴马,控告移民行政令超越了宪法赋予总统的“自由裁量权”。至今,奥巴马的移民改革行政令受困于地方法院判决而无法正式实施。控枪令是否会重蹈覆辙还有待观察。

  控枪令反映了奥巴马兑现承诺、留下“政治遗产”的决心,但他本人也一再强调,新的控枪措施不可能阻止所有枪击暴力事件的发生。若想要根除枪支暴力这一顽疾,前方之路曲折而漫长。

 
作者:陈丽丹 张朋辉 来源:人民日报 编辑:安静
黑河时政 更多>>
相关新闻
点击排行  
黑河时政 更多>>
影音黑河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