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黑河时政 社会新闻 行业动态 文体新闻 边境旅贸 民生新闻 全市各地 俄罗斯信息 阅读俄罗斯
时空黑河 生态黑河 新闻纵深 新闻专题 黑河概览 国内要闻 国际热点 评 论 服 务 媒体看黑河
·阿联酋对中国公民开放落地签证  ·过期药品往哪扔?  ·三招防范出境游信用卡遭盗刷  ·今年9月1日起这些新规为你我解忧  ·国管公积金最新提取流程  ·不动产登记,你都知道哪些内容?  ·“微信旅游”需谨慎  ·警惕朋友圈这6个“坑”  ·家用液化气瓶有“三忌”  ·国家质检总局:几乎所有进口食品均有不符合我国标准情况 
  您当前的位置 :黑河新闻网 > 评论文章 正文
学生减负不能停留在口头上
http://heihe.dbw.cn   2016-01-07 09:03:58
黑河日报手机报 权威的视角 丰富的内容
周一至周五 每天以彩信形式发送
订阅方式:移动用户编辑短信HHRB发送到10658333,根据提示回复Y即可。

  年终考试季,学生忙碌时。平日披星戴月,周末温故知新,长假查漏补缺,如今的中小学生似乎每天都“不得闲”,有着做不完的作业、读不完的书。

  减负是个老话题。这个地市出台了规定,那个省区禁止补课。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在媒体上热议一番。然而,孩子的书包还是越来越沉。不让学校补课,就到校外上补习班;不让老师开班,家长“偷偷”租房请老师上课。这样一来,学生减负还是难以落实。

  好几年前,教育部就出台了《小学生减负十条规定》。当时就有一些家长跳出来反对:“不留作业?孩子跟不上咋办”“考试那么难,不让补课怎么行?”一边心疼孩子,一边害怕成绩落后,减负难以落实,由此可见一斑。

  家长不敢减负,怕孩子跟不上课程;学校不敢减负,怕砸了自己招牌。于是,减负只能是“喊喊而已”的口号。从老师到家长,都知道孩子课业负担过重,但仍在合力维持这些负担,甚至不断加码,毕竟,那么多升学考试摆在那,谁也不敢掉以轻心。

  每天沉浸在繁重课业中的孩子,怎样拥有美好的创造力和思考力?说到底,减负不力不能仅仅归咎于学校和家长,如果不对其考试制度进行改革,不对教育资源的分配进行调整,减负恐怕只能是停留在口头上。

  值得关注的是,一些地方的教育改革已经启动。比如,长春探索推行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不唯分数论,而是对学生的道德品质与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与学业水平、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等进行综合评定,作为择优推荐依据,帮助孩子全面健康成长。

  不过,减负并不能一蹴而就,更需要“一揽子”规划设计。清晰的素质教育培养目标,加上切实可行的制度模式,以及社会评价机制的逐步转变,才是减负的重要抓手。道阻且长,减负不是目的,改变,是为了孩子更健康成长。 据新华社

 
作者:段续 来源:黑河日报 编辑:安静
黑河时政 更多>>
相关新闻
点击排行  
黑河时政 更多>>
影音黑河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