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冬爱心,温暖你我。本刊自11月下旬发起“征集旧棉被衣服,为贫困家庭筑‘暖巢’”爱心捐赠活动以来,收到了来自社会各界的温暖汇聚,棉衣、裤子、帽子、书包、学习用品、生活用品等近千件载满浓浓爱心的衣物被送到本刊编辑部。元旦节前夕,本刊编辑部将这些沉甸甸的爱心送到了有需要的特困家庭中,让爱心化作暖流,浇灌幸福之花。
12月25日,本刊编辑部将社会爱心人士捐赠的十余件帽子、书包棉衣、牛仔裤和钢笔送给韦余蓝和她的家人。
今年12岁的小余蓝是瑷珲镇小学六年级的学生,父母靠打工和做小买卖赚取微薄的家用,小余蓝的成绩优异,每次考试都名列前茅。父亲韦伟说,家里有两个女儿,大女儿今年20岁,正在读大学,小女儿虽然年纪小,但非常懂事,自己家的生活非常拮据,甚至从未给小女儿买过新衣服,孩子穿的衣服都是姐姐穿小或爱心人士捐赠的。
看着一件件漂亮的衣服,小余蓝格外高兴,帮妈妈和姐姐也挑选了几件合身的衣裤。见小余蓝脚上穿的鞋子有些磨破,本刊一名编辑阿姨将自己舍不得穿的棉靴送给小余蓝,还有一名阿姨将衣柜中女儿给自己买的新鞋拿出来送给了小余蓝。
小余蓝说,非常感谢各位好心的叔叔阿姨和爷爷奶奶捐赠给自己的衣服和书包,自己身上的棉服已经穿了好久,不但拉链坏了,这几天天冷还不保暖,父母赚钱很辛苦,自己也不想给他们增加负担,这下好了,有了这几件厚实的棉衣,她和姐姐可以温暖过冬了。
同日,家住爱辉区幸福砖厂的低保户白凤彬在本刊编辑部领取了社会爱心人士捐赠的棉衣、围巾等物品。现年44岁的白凤彬多年前从海伦市老家来到本市打工,目前靠“站大岗”微薄收入养活自己和八旬老母。他对社会爱心人士赠予他衣物表示感谢,并告诉记者前两年他已经落户在海兰街温馨社区,2016年的愿望是祝愿老母亲身体健康,自己多赚些钱,早日遇上心仪之人。
12月28日,本刊编辑部将社会爱心人士捐赠的十余件衣物送给谢庆山及家人。年近五十的谢庆山生活中受过重大挫折,靠微薄收入支撑清贫的家。他每天勤奋工作着,一家三口生活在租的房中,虽清苦但很温馨、幸福。
本报曾多次关注报道的脑瘫患儿孙云峰的爷爷奶奶也来到编辑部,领取了爱心人士捐赠的衣物。两位老人说,这些年,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众多爱心人士的慷慨解囊也为这个贫困的家庭解决了很多实际困难。近日,本就体弱的小云峰突发高烧,在家吃了几天药病情也不见好转。心急如焚的爷爷孙国海带着孩子来到市里医院做检查。胸透结果显示小云峰是急性支气管炎,需要输液治疗。这些年为了给孩子看病家里早已是债台高筑,万般无奈之下,孙国海只能带着孩子来到长海社区第二卫生服务站,准备买点便宜的消炎药回家吃。主治医师薛金占了解情况后,决定免费为小云峰输液治疗。一个星期的治疗,孩子恢复了健康。“好几百块的医药费啊,一分钱都没要我们的,真不知道怎样感谢人家!”孙国海说要借助媒体,向好心人致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