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1年《爱辉区妇女发展规划》和《爱辉区儿童发展规划》(以下简称《两个规划》)颁布实施以来,爱辉区妇联坚持把妇女儿童工作作为建设和谐富裕爱辉的基础性工作来抓。近五年来,《两个规划》涉及的七大领域119项定量指标已基本实现116项,有力推动着全市妇女儿童事业与经济社会的同步协调发展,用实际行动为广大妇女儿童打造了温馨的港湾,开启了一条幸福之路。
妇女参与决策管理能力明显增强
《两个规划》实施以来,爱辉区把推进妇女参政议政作为一项主要内容,坚持标准,强化选拔,悉心培养,不断优化女性人才成长环境。目前,全区有区级女性人大代表40名,政协委员53名,分别占总数的25.3%、28.8%;市级女性人大代表8名,政协委员4名,分别占总数的32%、26.7%。全区有处级女干部3人;科级以上女干部160人,占科级以上干部的28%。区级政府工作部门中有78个单位配备了女领导干部,占科级领导班子的67.8%。11个乡镇党政班子中配备正职女领导干部2名,占总数的18%;女性在基层组织中的作用进一步发挥,在2013年第四届城市社区居委会换届选举中,全区12个社区居委会选举出57名妇女干部,占居委会成员的95%。
妇女儿童社会维权体系日益完善
认真执行国家法律法规,严厉打击侵害妇女儿童权益的违法犯罪活动。城区大力实施“警灯闪烁”工程和“军警民”大巡防工作,网络化布警,有效预防刑事案件的发生。社会普法教育日趋深入,法律宣传力度不断加大,广大妇女儿童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不断增强。注重女职工特殊劳动保障,侵犯女职工劳动权益案件的立案受理完结率为100%。法律援助网络不断完善,在社区、村屯建立104个“姐妹港湾”——妇女维权站,在民政局设立社会救助站和家庭暴力庇护所,逐步构建了妇女儿童咨询投诉、司法保护、社会救助维权网络,有效维护了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推进了全区妇女儿童工作法制化进程。
妇幼卫生保健事业长足发展
妇幼民生项目大力实施。“十二五”期间,爱辉区加大妇幼卫生工作力度,投入1250万元,新建、改扩建乡镇卫生院11所;投入525万元,完成花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改扩建项目;争取国家投入3600万元,区政府投入5000万元,进行二院县级标准化医院和黑河市精神病防治院建设项目。妇女生殖健康水平不断提升,进一步规范产前筛查、产前诊断、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全面实行免费婚前医学检查政策,孕产妇住院分娩率100%,孕产妇产前筛查率96.25%,无孕产妇死亡;出生人口素质明显提高。2014年婴儿死亡率降至3.77‰,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降至3.57‰,7岁以下儿童保健管理率达90.3%,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100%。
妇女就业和社会保障水平显著提高
爱辉区积极推动各条战线的女性参与经济和社会建设,贯彻落实《劳动法》和《妇女权益保障法》,保障妇女平等就业权利,女性从业领域不断拓展,就业结构不断优化。实施妇女小额贴息担保贷款、“春风送岗位”、专业技能培训等项目,为广大城乡妇女创业就业搭建平台。仅2014年,爱辉区就业人员64976人,其中女性27809人,占全部就业人员的42.81%,妇女占从业人员比例连续四年保持在42%以上。同时,女性参加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的覆盖面、标准逐步提高。新农合报销比例乡、区、市(省)分别为90%、75%、45%。在调查、审批低保对象落实“动态管理、应保尽保”中,特别关注贫困妇女家庭,加大贫困妇女的救助力度,城镇低保标准从2010年的251元/人.月提高到440元/人.月,农村低保标准从2010年的1200元/人.年提高到2700元/人.年。
妇女儿童教育事业蓬勃发展
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增强。爱辉区创建示范性幼儿园,先后投入资金2452.85万元,新建及改扩建乡镇幼儿园10300平方米,基本实现了乡镇公办幼儿园全覆盖,从根本上解决了农村孩子入园难问题。
目前,全区各类幼儿园已由2010年的43所增加到57所。推进标准化学校建设,全区16所规模以上学校,标准化建设完成率达88%,7所小规模学校,完成率达43%,均处于全市领先位置。儿童受教育权利充分保障。学前一年毛入园率100%,初中阶段毛入学率100%,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99.2%,高中阶段毛入学率90.28%,全区形成了普及学前教育、九年义务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的完整教育体系。加强校园安全管理,将各校视频监控全部纳入公安机关监控系统,区级平安和谐校园达标率为100%,其中14所学校被评为市级平安和谐校园,4所学校被评为省级平安和谐校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