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河市下辖区驻守边防、武警、边检、森警、消防等5个军种。多年来,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新时期双拥共建工作和创新“法律进军营”活动的开展,真心实意解决官兵后顾之忧。连续2年,黑河市被评为全国双拥模范城。
[以“军人优先”为出发点]
“四个优先”,落实“送法进军营”。一是财力优先投入。结合部队的需要,为官兵购买法律书籍,聘请专家为部队进行法律讲座和咨询。市、县两级司法机构为驻军投资近30万元,引导社会团体和企、事业单位筹集资金200多万元,用于增加法律宣传设施建设。二是人员优先使用。建章立制,把律师、公证、法律服务工作者和法律志愿者与部队法律需求紧紧联系在一起,要求每名律师每年至少到部队进行一次讲座和法律咨询。对部队和军人家属涉法案件要优先办理。三是时间优先保障。在提供法律服务活动时,让部队选择合适的时间。四是活动优先开展。自2006年8月起,我市在各部队建立“法律援助工作站”,向官兵宣传宪法宪法及军人权益保护的法律法规。
[以“军队利益”为聚焦点]
建立三项机制,推进法律服务。一是,建立起了军地齐抓共管的“法律进军营”组织体系,实行双拥工作与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的互融机制,将全市所有法律资源有效整合,服务部队需求。二是,建立依法维护军队利益的常态机制。黑河市委普法依法治理办、司法局与黑龙江省军分区65935部队、86951部队举行了法律援助工作站对接仪式,明确了法律援助工作范围、援助对象、援助内容、援助程序及军地双方职责等。各地与驻军的边防、武警、消防、森警等70个基层连(中)队均实现了对接,并签订了协议书。三是召开联席会议,实现依法维护军队利益的信息共享。市委依法治市领导小组等成员单位、驻黑河团以上单位召开一次“法律进军营”活动联席会,交流信息,对年度“法律进军营”活动内容进行总体部署。
[以“军营需求”为落脚点]
围绕部队需求,提供相应服务。一是深入部队开展法制宣传。聘请全国知名法律院校专家学者来部队讲座和调研,并与部队官兵探讨编写“法律进军营”教案。8年来,进部队开展法律知识讲座176次,解答法律咨询1700余人次,赠送法律书籍3200册。二是抓好部队法律人才培训。各地组成法治宣讲小分队,有计划地到连队开展法治宣讲培训,并为每个连队培养“法律明白官兵”2名。三是为涉法军人提供法律援助,帮助基层部队官兵解答家庭中遇到的婚姻、赡养、担保、债权债务等涉法问题,受理案件29件,挽回经济损失50多万元。四是公平公正调解军地、军民纠纷。针对军队在执行训练任务时不慎损坏农田,群众耕种土地占用军事空地;军队家属婚约纠纷等问题,发挥人民调解组织和法律援助的作用,把纠纷解决在萌芽状态,尽心竭力做好当地部队军人军属维权工作,维护军队与社会的和谐稳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