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是我们每个家庭、每个人安享稳定生活的区域,是社会建设的重要载体。聚集在这样的大家庭中,我们的生活相互关联,密不可分,人人都应成为社区的主人,人人都应关心社区事务,人人都应为社区建设献智出力。
然而,现实中仍有一些人们虽然身在社区,却缺乏对社区这个共同体的认识,缺乏对社区的认同感归属感,也缺乏对社区建设的关注关心。笔者近日与从事社区工作的同志叙谈,了解到一些情况,也感到了他们的一些期待。社区的工作职责和功能项目很多,内容丰富,其中不少活动需要包括不同职业的社区居民参与。但是社区工作者常感无奈,一些有单位、有工作的在职人员,不愿参加社区组织的活动,社区工作者往往要几番动员才能请来人,也有的干脆请不动,以各种理由婉拒。这些同志大多抱有一种陈旧观念,总觉得社区、居委会的工作和活动,是社区工作者、居委会老大爷、老大妈们的事,与在职上班的人没什么关系,参与也可、不参与也行。抱着这种想法,结果可想而知。
社区是成千上万家庭聚居的共同体,社区工作与每个家庭、每个人息息相关,从衣、食、住、行,到社会形象塑造,都离不开社区这个生活环境,更直白的说,我们从生到死,生命的过程是在社区完成的。随着社会建设的不断发展,今天的社区公共资源日益丰富,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公共服务逐步健全,发挥着不可代替的功能和作用。更重要的是,社区是党和政府传递、落实各项政策,了解社情民意的最基层,国家、社会的大事小情,方方面面都离不开这个阵地。作为社区的居民,不论你是公职人员还是从事其它社会职业,业余时间都要回归家庭、融入社区,当然也有义务、有责任参与社区这个大家庭的相关事务和活动。
当前,加强社区建设已经提升到国家层面,各级党委政府对社区建设方面的投入越来越多。关心和支持社区建设,理应成为社区内不同身份居民的一份义务。广大居民、特别是在职公务人员,要增强社区意识,积极参加社区组织的社会活动、公益活动,当好社会建设的参与者、实践者,不仅在单位模范履行工作职责,在社区也要争当模范居民,不论是工作圈还是生活圈,始终保持良好形象。据悉,爱辉区正在开展试点,由社区对党员公职人员在社区的表现,进行评价给出鉴定,提供给公职人员所在党组织,作为年度考核的一项依据。这对鼓励和鞭策大家关心、支持社区工作,响应社区号召积极参与各项活动,将产生很好的促进作用,可资借鉴。另一方面,社区组织和有关部门,也有必要在不同的人群中加强宣传引导,通过多种渠道阐释社区的功能、作用,宣讲社区工作的丰富内涵,明晰社区与居民切身利益的关系,不断提高人们对社区的认识、认同,增强人们对社区的归属感,使社区真正成为大家工作以外另一个发挥作用的天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