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五”普法以来,市公安交警支队紧紧围绕“法治交警”建设,坚持法治宣传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相结合、与公民意识教育相结合、与公安交管法治实践相结合,切实增服务大局、强执法为民、维护公平正义科学决策、依法管理、服务社会的能力,大力开展“三个活动”,着力推进“三项建设”,不断提升交管工作的法治化水平,全面打造安全、畅通、文明、和谐的道路交通环境。
大力开展“法治交警”创建活动,着力推进执法主体建设。为确保法治宣传教育第六个五年规划目标任务顺利完成,切实提高交警法治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交警支队成立了专门组织机构,每年制定普法和依法治理工作计划,扎实开展“法治交警”创建活动。坚持支队党总支中心组学习制度,健全完善集中学习、常态化学法机制,领导干部率先垂范,每月定期开展两期法治讲座,每季度进行一次法治培训,每年进行一次法律知识考试考核。全市各级公安交警部门积极推进岗位大练兵活动,采取集中轮训、岗位培训、个人自学等多种形式定期对民警进行教育培训,且民警每年教育培训不少于15天。将民警依法办事情况作为晋衔、任职、晋升的重要依据,有效提高了民警主动学法用法的积极性。支队进一步完善执法制度,相继修订完善了《执法细则》、《执法办案同步录音录像工作规范》、《执法责任制规定》、《民警参加法院旁听庭审制度》等多项制度规定,形成一整套涵盖执法服务各环节、全过程的制度体系,建立健全决策跟踪评价和终身责任追究制度,让执法权在制度的笼子里运行。实现了执法办案全部网上流转,持续开展联合执法检查,对基层执法办案工作实施专项监督。
大力开展“向人民报告”主题宣传活动,着力推进群众法治建设。支队充分发挥传统手段和现代媒体力量,着力构建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立体化大格局。先后开办了《黑河交警之声》、《交通安全之窗》等栏目,开辟“文明过马路、礼让斑马线”专题,同时,利用网络、手机短信、微信等宣传渠道,向社会各界发布路况信息、宣传交通安全知识,形成富有震撼力、极具教育意义的社会舆论氛围和社会导向。开展了“社会化”宣传教育活动。紧紧依托“法律七进”法治教育宣传活动,广泛开展社会化宣传,针对机动车驾驶员等不同群体“因人施教”,努力营造人人关心交通安全的氛围。开展了“创意型”主题实践活动。紧密结合交通安全宣传的新热点、新受众,不断活化宣传形式,使交通安全宣传工作在传承中发展,在创新中突破。支队创编印制了更加通俗易懂的《画说交通安全进校园》一书,并进一步改编创作了电子书刊,在全市广泛赠阅。积极协调社会力量,开展系列交通安全宣传艺术创作和文学创作,先后组织创作拍摄了《交通安全宣传光盘》、《交通事故宣传组图》、《交通案例剖析》及系列公益广告和宣传挂图,提升了道路交通安全的宣传品位。
大力开展“优化发展”爱民实践活动,着力推进和谐交通建设,开展送法服务。近年来,支队共出动警力5000余人次,走进学校150所、企业80个、社区60个开展宣传教育,悬挂横幅150余幅,发放宣传材料25000余份,展出展板70块,组织集中学习教育140余场次,发出交通提示信息5000余条,宣传教育工作取得良好成效。开展重点服务,加强对客运、货运运输企业驾驶员宣传教育,建立“民警包片宣传责任制”。同时,组织民警深入社区、机关、企事业单位,通过摆放温馨提示牌、发放宣传资料、组织交通安全知识讲座等形式,在全市形成了浓厚的文明交通、安全交通舆论氛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