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黑河时政 社会新闻 行业动态 文体新闻 边境旅贸 民生新闻 全市各地 俄罗斯信息 阅读俄罗斯
时空黑河 生态黑河 新闻纵深 新闻专题 黑河概览 国内要闻 国际热点 评 论 服 务 媒体看黑河
·阿联酋对中国公民开放落地签证  ·过期药品往哪扔?  ·三招防范出境游信用卡遭盗刷  ·今年9月1日起这些新规为你我解忧  ·国管公积金最新提取流程  ·不动产登记,你都知道哪些内容?  ·“微信旅游”需谨慎  ·警惕朋友圈这6个“坑”  ·家用液化气瓶有“三忌”  ·国家质检总局:几乎所有进口食品均有不符合我国标准情况 
  您当前的位置 :黑河新闻网 > 黑河时政 正文
爱辉区抓边疆民族党建工作纪实
http://heihe.dbw.cn   2015-11-10 09:27:16
黑河日报手机报 权威的视角 丰富的内容
周一至周五 每天以彩信形式发送
订阅方式:移动用户编辑短信HHRB发送到10658333,根据提示回复Y即可。

  爱辉区地处祖国边陲,有满、达斡尔、鄂伦春、俄罗斯等25个少数民族,多民族杂居,民族团结发展任务艰巨。近年来,该区紧紧围绕“兴边富民强区”战略目标,不断创新边疆民族党建工作,谱写了民族团结发展新篇章。

  强基础提升党组织的战斗力

  爱辉区从优化延伸基层党组织服务能力入手,上下联动、部门联动,共同打好“组合拳”,形成抓民族党建的有效合力。制定出台了《爱辉区少数民族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爱辉区兴边富民行动“十二五”规划》等6项少数民族政策,并于2013年重新修订了《进一步加强民族工作的实施意见》,完善了36条普惠性政策,让更多的少数民族群众享受到政策的“红利”。在“重点院校毕业生引进”和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时,对少数民族报考者同等条件下优先录用,优先选拔30岁以下少数民族干部进入后备干部人才库。五年来,先后安排52名鄂伦春族毕业生就业,37名少数民族干部走向领导岗位。畅通服务渠道,组建乡镇干部和党员助农服务队,在农业生产、信息中介、法律援助、扶贫帮弱等方面免费为村民服务。

  几年来,该区先后为少数民族乡村修建通村路345公里、村内路107公里,投入335万元用于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为鄂伦春族群众提供免费新居25栋50户。新生鄂伦春族乡被评为“中国十大最具影响力特色名镇”,新生村入选首批“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1个民族村晋升为省五星级新农村、3个晋升为省四星级新农村。

  惠民生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

  爱辉区切实办好顺民意、解民忧、惠民生的实事。该区实施“温暖爱辉”工程,将有限财力优先投向民生事业,不断增强党在各族群众中的凝聚力。优先发展教育,先后投入2582万元,新建和扩建3所少数民族学校,教学面积、办学条件均高于普通学校,民族学校初、高中升学率均达95%以上;对鄂伦春族国家重点院校一表的学生,政府全额补贴学费,硕士以上学历,政府在补贴学费基础上,再一次性奖励2万元。改善医疗服务条件,先后投资350万元,新建和扩建3个民族乡卫生院,更新医疗设备40台套;连续4年为417名鄂伦春族群众全额代缴新农合费用,大病救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3万元;少数民族群众在区属医院就诊享受住院床位费、辅助检查费减免10%。健全保障机制,实行少数民族“五保户”和困难老人集中供养,鄂伦春族18周岁以上无固定职业人员被优先聘用为护林员,民族乡村低保金、五保补助费和救济款等发放率均达100%,发放粮油补贴、交通补助等项费用100余万元。

  重文化 激活党组织的创造力

  文化是根,文化是魂。多年来,爱辉区全力构建富有特色的边疆民族文化。发挥民族老党员“传、帮、带”作用,鼓励年轻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向文化传承人拜师学艺,结成民族文化传承对子,促进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目前,该区有国家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7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8人。注重少数民族文艺团体、文艺人才培养,组建了刺尔滨鄂伦春族艺术团等3个少数民族艺术团体,开展经常性的惠民文化活动。成功举办了黑龙江首届鄂伦春族古伦木沓节、瑷珲历史文化论坛、纪念达斡尔族南迁360周年“库木勒节”系列活动。在庆祝鄂伦春族下山定居60周年活动中,爱辉区被列为黑龙江省主会场,广大鄂伦春族、满族、达斡尔族群众齐聚爱辉,边疆民族文化实现汇聚交融。

  兴产业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

  发展是解决民族地区一切问题的“总钥匙”。近年来,该区借助生态起跳,通过村组干部示范、党员带动、骨干农户辐射等方式,发展“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特色现代农业,促进产业健康发展。扶持四嘉子满族乡发展绿色、健康、无公害蔬菜等特色经济作物,培育近郊现代农业观光园区,该乡的菇 、黏玉米、西瓜等无公害经济作物远销北京、上海等地,被誉为“菇 之乡”。新生鄂伦春族乡鄂族群众种植芸豆年产效益达700余万元,有“芸豆之乡”之称。张地营子乡小新屯俄罗斯村依托北药资源,组建药材种植合作社,北药种植示范园达到3000亩。坤河达斡尔族满族乡依托地缘优势,开展场区合作共建,建成“鲟鳇鱼养殖基地”、“挂袋木耳种植基地”,成为远近闻明的农场模式化栽培示范乡镇。筹措资金2700万元,在外三道沟满族村、大乌斯力满族村组建勇胜、嘉兴2个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其中外三道沟村实现整村“带地入社”,有力促进了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和现代农业建设步伐。

  爱辉区抓实边疆民族党建工作,努力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民族和谐的坚强堡垒,2005年、2009年、2014年该区三次被国务院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称号。

 
作者:梁昭辉 来源:黑河日报 编辑:吴岩
黑河时政 更多>>
相关新闻
·两岸领导人会面必将成中华民族复兴史上重要里程碑
·两岸要克服分歧勠力同心
·四嘉子乡民族中学成为市级“地震科普示范学校”
·“十二五”以来民族八省区贫困人口减少1712万
点击排行  
黑河时政 更多>>
影音黑河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