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爱辉区以民族政策为指引、统筹安排为前提,以资金倾斜为导向,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推进,统筹各类资源,在全市率先提出并认真遵循优先落实民族政策、优先培养民族干部、优先完善基础设施的“三个优先”原则,认真抓好“夯基础、打底子、添后劲、利长远”的各项工作,把民族工作真正抓起来、落下去,使一幅各民族群众密切交往、相互依存、休戚与共的和谐图景,逐步在爱辉区生动呈现。
战略谋划,优先落实民族政策。爱辉区通过深入研究对接国家和省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规划,立足实际,找准对接,谋划了全区少数民族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等6个规划,修订完善进一步加强民族工作的实施意见,制定9个方面、36条普惠性政策,让更多少数民族群众享受政策的红利。
筑牢基石,优先培养民族人才。近年来,爱辉区不断加大对少数民族干部人才队伍的培养和使用力度,制定和实施了民族地区人才发展专项规划,在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时,同等条件下优先录用少数民族毕业生;凡国家统招鄂伦春族中专以上毕业生,爱辉区政府分配工作,目前已分配52人、分配率100%。优先选拔30岁以下民族干部进入后备干部人才库重点培养,三年有37名民族干部走上领导岗位;全区副科级以上民族干部77名,占干部总数的13%,充分体现了爱辉区对少数民族干部的厚爱,也激发了全区少数民族干部干事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立足特色,优先完善基础设施。爱辉区坚持在民族地区先行落实政策、优先安排项目、优先倾斜资金,准确把握中央、省、市农田水利、交通、美丽乡村建设等项目的投资方向,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资金支持,不断加大少数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在建设过程中,还注重坚持把基础设施与民族元素、符号、景观,同步设计、统一打造,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俗景观带。先后三次实施大规模的鄂伦春新居建设、旧房改造工程,2013年建成新居25栋50户,鄂伦春族群众免费入住。目前,全区民族乡村道路通畅率、通邮、通信和安全饮水入户率均达100%,客运交通站点全覆盖,使全区少数民族区域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取得了明显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