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黑河6月30日讯 逊克县中医院内科主任、共产党员周庆柱从医28年,始终秉承“悬壶济世、救死扶伤”的职业理想,他从乡村医生做起,全身心投入内科临床诊治和研究工作,用平凡的事迹诠释了一名内科医生救死扶伤,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天职,群众都亲切地称他为“小城义诊王”。
高尚的医德诠释“医者仁心”
程女士患有心脏病、早期肝硬化和肾功能不全,家庭因病致贫,已长期卧床,周医生接诊后,从病人的实际出发,确定了最佳治疗方案,并多次资助患者,同时,还请求院领导为这位患者一次性减免了3000元医药费。经过规范治疗,细心护理,患者已能从事简单的家务劳动。2013年腊月廿八深夜2点,周庆柱接到患者家属宋某的电话,称其83岁的母亲病重,请求周医生前去诊治。周医生连夜前往,经过四五个小时的抢救,老人暂时脱离了危险,患者家属拿出重金表示酬谢,却被婉拒。“病不等人,我只是尽了医生应该尽到的责任!”周庆柱对病人继续观察后,交待家属注意事项并留下联系方式。
精湛的医术鉴证“医者用心”
在大病外出就医的趋势下,癌症患者到本地医院治疗的,基本上都是危重病人,因外出求医无望,才到本地医治,大多数医生不愿接治这样的病人,因为存活的机率小,患者和家属情绪低落,不利于救治,面对这种现实,周庆柱决定碰一碰这个“烫手的山芋”,他先后多次到省中医药大学,省肿瘤医院进修,学习中医治疗肿瘤的新疗法,深入了解中医内科疾病发展的新动态,积累新经验。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许多求救无门的癌症患者慕名而来。其中有一位姓王的喉癌患者,2012年3月手术治疗,于2014年10月复发,在省肿瘤医院住院期间大量咳血,病情危重,情绪不稳,医院向家属下达病危通知书并建议出院。家属找到了周医生,根据患者的病情,他运用整体观念、辩证施法、依法选方,把所学与应用有机结合,并给患者和家属做了大量的思想工作,通过数月的治疗,现在患者病情稳定,已能自由活动,饮食和体质明显好转,精神状态也逐渐转佳,达到带瘤长期生存的目的。
悲悯的情怀化作“医者爱心”
周庆柱不仅是逊克县中医名医、学术带头人,还是有名的“义诊王”,逊克县城乡村落都留下过他义诊的足迹。一次在克林乡义诊时,一位八十三岁的老奶奶,患有肺心病合并心衰,情况危急,周医生亲自将老奶奶接到中医院诊治,由于患者在县内无亲无故,当时中医院还没有煎药机,周庆柱和爱人每晚帮患者煎药,第二天温好之后送到床前。经过系统的治疗,老奶奶痊愈了,老人噙着泪花,抓住周医生的手说:“这个医院我没住够,你这个大夫比我儿子都强!”2010年一位患者到医院就诊,由于在山上放羊,卫生条件很差,患者身上的气味异常难闻,旁边的护士都掩面躲避,周医生耐心为他进行听诊、触诊、测量血压等详细的检查,经临床和实验室综合判断,确诊为哮喘,周医生亲自陪护他到病房安排住院事宜,协调医院为他减免了部分医药费,患者感动地连连说“好人,好人!”周庆柱凭他精湛的医术、高尚的医德和孜孜以求的敬业精神,实现了悬壶济世的职业理想。他先后被授予市级优秀科技工作者、市级卫生行业先进个人、县级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逊克县第七届“十佳”公仆、县总工会“知识型职工”等荣誉称号。2013年12月荣获逊克县首届道德模范称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