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黑河时政 社会新闻 行业动态 文体新闻 边境旅贸 民生新闻 全市各地 俄罗斯信息 阅读俄罗斯
时空黑河 生态黑河 新闻纵深 新闻专题 黑河概览 国内要闻 国际热点 评 论 服 务 媒体看黑河
·阿联酋对中国公民开放落地签证  ·过期药品往哪扔?  ·三招防范出境游信用卡遭盗刷  ·今年9月1日起这些新规为你我解忧  ·国管公积金最新提取流程  ·不动产登记,你都知道哪些内容?  ·“微信旅游”需谨慎  ·警惕朋友圈这6个“坑”  ·家用液化气瓶有“三忌”  ·国家质检总局:几乎所有进口食品均有不符合我国标准情况 
  您当前的位置 :黑河新闻网 > 社会新闻 正文
收藏清末烟具 警示远离毒品
http://heihe.dbw.cn   2015-06-25 08:42:14
黑河日报手机报 权威的视角 丰富的内容
周一至周五 每天以彩信形式发送
订阅方式:移动用户编辑短信HHRB发送到10658333,根据提示回复Y即可。

  东北网黑河6月25日讯 国际禁毒日到来之际,黑河市民间收藏爱好者周女士,展示了她收藏的两套清末大烟具。其中,大烟枪材质优良;大烟盘工艺精湛,系铜胎掐丝珐琅彩。“大烟具是帝国主义经济侵略中国的铁证之一,它是中华民族的耻辱。早在清中期,中国就已有严禁国民吸食鸦片的相关条款出台,当今国际社会更是不容忍吸毒、贩毒现象的存在。”周女士说,“我收藏这两杆大烟枪,展示这两杆大烟枪,就是要以史为镜、以史为鉴,警醒后人远离毒品。”

   吸毒成风 世风日下

  据周女士介绍,她收藏的这两套大烟具,应该已有上百年历史。两把烟枪中,一把玉石材质烟嘴和“大权在握”烟斗,圆形瓷质烟壶;另一把玉石材质的烟嘴和黄杨木材质的“大权在握”烟斗,八角形紫砂烟壶。烟壶上均带堂款。

  这两套大烟具,直观反映出当时社会吸毒成风,世风日下。周女士介绍,《清稗类钞》中记载,当时官署如同烟窟:“鸦片盛行,官署上下几于无人不吸,公门之中,几成烟窟。”有人作诗一首曰:“一进二三堂,床铺四五张。烟灯六七盏,八九十枝枪。”足见当时毒品的蔓延和世风日下。

  周女士说,很多人认为吸大烟是鸦片战争时开始的,其实,鸦片战争前,官场吸鸦片的情况已很严重,鸦片战争后,并未禁绝,相反随着国势的衰颓、吏风的败坏而愈加严重。瘾君子的普遍存在,是清代官场吸鸦片之弊的突出表现。大烟具无声地告诉后人,吸鸦片是危害清代国运的一种严重的社会陋俗,将中国推入半殖民地深渊的鸦片战争。

  鸦片战争前的情况,据时人蒋湘南分析,京官中吸鸦片者占十分之一二,外官占十分之二三,幕宾占十分之五六,长随、吏胥不可胜计。林则徐分析说:“衙门中吸食最多,如幕友、宦亲、长随、书办、差役,嗜好者十之八九。”可见当时官场中已是瘾君子成群。但其中官员的比例尚不高,大概是官箴约束之故。到了晚清,官员中吸鸦片者大量增加,许多官署几成烟窟。李伯元《文明小史》说:“现在凡做大官的人,没有一个不吃鸦片的。”

  周女士说,收藏和展示大烟具,就是要警醒后人不要忘记历史上“东亚病夫”的耻辱。那个时候,抽大烟是种“文化”,周女士说,从这些烟具,你不难看出不仅内容及形式讲究,而且有器皿的追求,还有吸食环境的建设。稍微讲究点的家庭,待客之具,少不了烟枪若干,烟枪的档次,代表着家庭的地位。达官贵人,吃花酒是交际,但真正谈事,必须进密室,伴着烟枪来。雏妓学生意,首先不是学唱,而是学如何烧烟,烧烟炮也是名妓色艺中“艺”的内容之一。以至于那些将鸦片输入中国的老外,居然把小脚、辫子和烟枪同列为中国人的象征。

  当时社会各界,上下层人士都在抽,甚至一些轿夫和脚夫,路上休息时,首先做的事情是抽烟,饭吃不吃倒在其次。由于鸦片这种东西,一沾就上瘾,跟饭和盐一样,离不开。

  全民禁毒 任重道远

  解放后,中国的“烟文化”开始衰败,公共场所,烟具逐渐销声匿迹,虽然抽大烟的人还有,但已经转入地下,不再是一种炫耀了。

  周女士说,中国历史上进行了两次著名的“鸦片战争”,但作为毒品的鸦品还没有走到它的尽头。

  2000年6月,《中国的禁毒》白皮书承认,中国已经由毒品过境受害国转变为毒品过境与消费并存的受害国。但是,种种迹象表明,情况正在发生明显的变化,我国正处在从毒品的过境与消费并存的受害国变成为世界毒品的过境国和主要消费国的关键时期。

  面对新型毒品的蔓延,周女士表示,她展示这两杆大烟枪,是要告诉人们,鸦片战争是一段灾难的历史,而今的禁毒人民战争,则将成为我们努力和不断战胜灾难的历史。

周女士展示她收藏的大烟具

 
作者:张立波 来源:黑河晚刊 编辑:安静
黑河时政 更多>>
相关新闻
·嫩江多层次多举措践行核心价值观
·争做忠诚干净担当好干部
·弘扬抗战精神 筑牢钢铁长城
·青春汗水 筑梦地税
点击排行  
黑河时政 更多>>
影音黑河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