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黑河6月9日讯 他收藏的流通劵,曾在黑河发行;他收藏的照片,在黑河拍摄;他收藏的文物,是黑河出土的……
步入市区东郊,《黑河旧物馆》一件件、一幅幅、一帧帧藏品,述说着一位赤子之情,再现一位收藏者之梦。它们的主人就是黑河金融战线普通一兵——赵林。
收藏 不是为了钱
23年前,21岁的赵林到黑河工商银行上班,作为出纳员,他整日与钱币打交道,钱币上独特的纹理、图案,十分精美,令他百看不厌。
几年后,他迷上收藏钱币,随着年龄的增长,他开始迷恋收藏“故乡”。
黑河历史悠久,边陲重镇,从古至今,兵家必争之地,传奇故事,不胜枚举。
有次,他在藏友处发现一个旧相册,一张张老照片,记录日军侵占黑河“罪证”,日军列队操练、修筑碉堡、工事、二战神社、关东军特务机关……细细数来,49张之多。
这是一位日本随军记者“信手拈来”,且不说角度、光线、构图如何,单说相纸,因年代久远,非常陈旧。但它们是日军侵华的罪证。
他决定收藏,对方高低不肯出手,俩人商量了半年。最后,赵林忍痛割爱,将珍藏多年的钱币,用来交换。知情者说,你可亏了,他笑道,我搞收藏,不是为了钱。一位辽宁的藏友,手头有一套明信片,是日本在伪满洲国发行的,有10多张黑河风景。江边船舶、江中排木,文化街俄式建筑、黑河省公署……赵林看了,心潮难平,这是他血脉相承的故乡。无论如何,也要回归故里。几经讨价还价,他如愿以偿。
收藏 不惜一掷千金
1918年,俄修中东铁路,华俄道胜银行发行一套纸币,一共5张,几经周折,赵林收藏了4张,还缺1张百元卢布面额。2012年,该纸币在上海拍卖,赵林有幸竞拍成功,一共花了3000元。
民国九年(1920年),黑河宝兴煤矿发行流通劵,在当地流通,几十年过去了,该劵难觅踪迹。多年来,赵林一直四处淘弄。2014年11月, 在上海一次拍卖会上,它出现了,赵林闻之,委托他人,现场竞拍。1000元、3000元、5500元……赵林最后以6200元胜出。
当年,苏联红军在东北对日作战,曾发行一套钱币,他想尽办法拍到。在赵林的藏品中,有块旧匾,上面刻着“神机妙算”,这是伪满洲国黑河警察署送给一个算命先生的。这块“旧木板”,一碰就掉渣,赵林当做宝贝,爱不释手,有人想出3000元收藏,他不肯出让。
收藏 为了心中的梦想
他曾买过一套门市房,最初,是为了保值。如今,他却改变了主意。把它变成《黑河旧物馆》,他希望藏友在此交流、切磋、鉴赏。
门市房如果出租,按市价,每年收入1万元,如今,只能倒贴供热、水电费。
赵林认为,收藏不是目的,如何让藏品发挥最大的社会效益,赋予它新的使命。
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胜利70周年,他希望自己的藏品,能为纪念活动做点贡献。假如,他收藏的老照片被选中参展,这是他莫大的荣幸。他的梦想是:让更多的人了解黑河,知道黑河的历史,珍惜自己的家园。

日军在伪满时期发行的黑河风景明信片
赵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