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黑河5月28日讯 近年来,爱辉区紧紧抓住党组织和党员这两个关键要素,围绕建立健全党的基层组织互帮互助机制,创新党组织形式,推行基层党建一体化模式,走出了一条党建与经济发展共赢的新路子。
在矿产资源富集地区,建立“支部+公司”模式。针对罕达气镇等矿产资源富集地区失地农民多,持续增收困难的问题,采取村党支部与驻村企业成立联合党支部、村党支部注册成立工贸公司等方式,因地制宜引进农牧业龙头企业,组建农副产品服务公司、劳务公司、物流公司,鼓励能人返乡建公司,从根本上转变农业增长方式,解决大批农民就业问题。
在旅游业优势地区,建立“支部+协会”模式。在瑷珲镇、新生鄂伦春族乡等旅游业优势地区,成立家庭旅馆协会、马队协会、民族舞蹈协会、餐饮协会等协会组织,组成经营联合体,实现客源互换、资源互通、设施互补。鼓励村两委成员竞选协会会长,在规范化运作上积极发展党组织领办型、党组织引导型、党组织服务型协会,解决旅游区失地农民增收难问题。
在城郊结合地区,建立“支部+基地”模式。针对幸福乡等城乡结合地区失地农民难就业问题,建立培训基地,加强对失地农民和无业居民的教育培训,建立人才资源库,同时,在城郊成立公益性劳务公司,引领失地农民转移就业。去年完成500余名零就业人员和下岗失业人员的再就业培训,涉及绿化管护、道路保洁、家政服务、物业管理等专业。在农业发展优势地区,建立“支部+合作社”模式。在西岗子镇、张地营子乡等农业发展优势地区,鼓励党员带头领办和创办专业合作社,推行“党建强社、合作富民”工作模式,在合作社内建立支部,大力发展农产品规模种养殖、运输、营销等“一条龙”产业服务链,不断推进专业合作社全面发展。通过开展党员与社员、农户结对互助活动,向他们提供致富信息,帮助转变观念,引领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