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黑河5月25日讯 当时我还很小,不能自主去钓鱼的。
一个夏日早晨,听爸爸对妈妈说:“晌午有时间去东套子(江汊的东边,也就是岛屿的西边)溜溜快钩。说完爸爸去乡里办事去了。
什么是溜钩?就是看看下的钩钓到鱼没有。
当时下钩有两种方式。一是甩线,那时极为简陋,就是线绳拴上几把鱼钩,放上蛐蛇(蚯蚓)扔到江里,相当于现在的海竿。由于鱼多,甩线也得大鱼。把甩线拽到岸上看看有没有鱼叫溜钩。
二是铁线(或是相同粗细的铜线),一般相当于现在的12号铁线。大约有二、三百米长。铁线的一端拴在岸边的树上或石头上,另一端拴上重二、三十公斤的石头或锚扔在江中心叫岸线;两端都在江里,用锚或石头固定,在近岸端栓上个漂子(浮力大的木头),溜线时先找到漂子再通过漂子找到主线,这叫开线。
甩线只能栓快钩,就是大大小小的有倒刺的鱼钩。大鱼钩的诱饵是小鱼、青蛙,钓到的对象是狗鱼或鲶鱼。小钩的诱饵是蛐蛇,钓其他较小鱼类。
铁线既能栓快钩,又能栓钝钩。快钩除能逮狗鱼、鲶鱼外还能逮着岛子(一种吃小鱼的黑龙江大白鱼)、奇里浮子(中华鲟的一种,学名黑龙江鲟鱼)等。钝钩则是专门钓鲤鱼。
爸爸让妈妈去溜的快钩就是拴着小鱼为诱饵专门钓狗鱼和鲶鱼的。因为东套子水深,小鱼少。
妈妈和姐姐上了威乎,我哭喊着也要跟去,姐姐不忍心扔下我,把我抱上了威乎,安顿我坐在中间的横梁上不让乱动。姐姐和妈妈轮流划桨,我两只手死死地把住船帮,生怕掉进江里。十多分钟就渡过了江汊,来到了东套子边。威乎顺着江边的沙滩缓缓滑行,姐姐很快发现了绑在岸边柳毛子上的铁线,从水中把铁线捞在手中向船尾移去。
船尾在姐姐一把一把倒手的过程中渐渐向江汊深水区移动。突然铁线晃动起来,姐姐说“有大鱼!”顺手抄起了抄罗子(从水中往外捞鱼的网兜)。我是又紧张又高兴,巴不得姐姐早点把那条大鱼捞上来。一根鱼钩线露出了水面,随即水面上扑棱棱一个大水花溅起,两只什么东西的翅膀子扇呼着露了出来。我仔细一看,一只扁扁嘴、绿脑盖、长脖子的大鸟整个离开了水,嘴里还含着鱼线。姐左手提着铁线、右手的抄罗子把这个大鸟兜住,解下了绑在铁线上的鱼钩线,大鸟终于落在了船舱中被姐姐用抄罗子扣住。
“妈,这只大鸟怎么和咱家大公鸭长得差不多!”我欢快地问。“小栓,你说对了,它是和咱家公鸭长得一样,但它是野鸭子。”接着姐姐向我讲述了野鸭子如何成为我们猎物的经过:野鸭子不仅吃野菜、草籽、粮食,更愿意捉鱼吃,而且捉鱼的本领非常高。它可以潜在水里一、两分钟不喘气找寻目标,一旦发现小鱼就象箭一样扑过去把小鱼吞下去。这只倒霉的野鸭在潜泳中发现了爸爸拴在鱼钩上的小鱼,而且这条小鱼一点都不能动,野鸭捉它当然容易了。结果是连鱼带鱼钩一起吞下了肚。没想到爸爸原本想逮狗鱼或鲶鱼却逮了只野鸭子。
野鸭的胃被鱼钩钩烂了,没有活的希望,这是它嘴馋的结果。而我是一生中第一次吃野鸭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