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黑河时政 社会新闻 行业动态 文体新闻 边境旅贸 民生新闻 全市各地 俄罗斯信息 阅读俄罗斯
时空黑河 生态黑河 新闻纵深 新闻专题 黑河概览 国内要闻 国际热点 评 论 服 务 媒体看黑河
·阿联酋对中国公民开放落地签证  ·过期药品往哪扔?  ·三招防范出境游信用卡遭盗刷  ·今年9月1日起这些新规为你我解忧  ·国管公积金最新提取流程  ·不动产登记,你都知道哪些内容?  ·“微信旅游”需谨慎  ·警惕朋友圈这6个“坑”  ·家用液化气瓶有“三忌”  ·国家质检总局:几乎所有进口食品均有不符合我国标准情况 
  您当前的位置 :黑河新闻网 > 时空黑河 正文
趣闻轶事:第一次钓鱼
http://heihe.dbw.cn   2015-05-11 09:30:10
黑河日报手机报 权威的视角 丰富的内容
周一至周五 每天以彩信形式发送
订阅方式:移动用户编辑短信HHRB发送到10658333,根据提示回复Y即可。

  东北网黑河5月11日讯 我的家乡是黑龙江边的小渔村。我们满族人千百年来主要以渔猎为生,只是到了近几百年才学习了中原汉族的农耕文化,开始从事农业活动。因此从小会捕鱼是我们的天性。然而我七八岁了,爸爸妈妈还是不让我去江边钓鱼。看到小伙伴放学后拎着鱼竿就往江边跑,急得我团团转。

  原来,在我出生前的1947年夏天,我12岁的老叔在离我家几丈远的江汊里游泳淹死了。爷爷奶奶悲痛欲绝,何家只剩我爸爸一棵独苗。四个月后我出生了,在我极其脆弱的婴儿时期,前院姨母用自己的奶水哺育了我,使我生存下来。于是我成了我家的独苗的独苗。在这种情况下,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怕我重蹈老叔的覆辙,从我会走路起,轮流看着我,不让我自己到江边、不让我划威乎(小渔船)、不让我钓鱼,当然更不让我学游泳了。

  看着和我一般大的小朋友拎着钓到的鱼高高兴兴地跑回家去,急得我快要蹦起来。

  这天大人都不在家,我找出了奶奶纳鞋底儿用的麻线(用叫做线麻的皮手工纺成的细绳),又踏着凳子从很高的地方找到了爸爸放鱼钩的箱子,拿出了已经拴好了线绳的小鱼钩。其实那时的小鱼钩现在看来可不小,足有现在像蚊子腿那样的鱼钩的几倍大。

  晚饭后,乘大人们不注意,我偷偷地溜到江边,把奶奶的纳鞋底儿绳接了两根,大约有十来米长,拴上了螺丝疙瘩当鱼坠儿,拴了四把鱼钩,钩上纫上了蛐蛇(蚯蚓),岸上的这一头拴在一棵树枝上。我学着其他小伙伴的样子,右手捏住离鱼坠儿二尺多远的麻绳(手下边就是连续拴着的四个鱼钩)旋转起来,一松手鱼坠儿带着鱼线飞向了江中。我偷偷地回了家。那一宿觉都没怎么睡踏实。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爷爷奶奶和爸爸就去上地干活儿了,妈妈在家做饭。我瞒过妈妈悄悄跑到江边,抓起鱼线两只手轮流向岸上倒(我们把这个动作叫溜甩线)。当鱼钩快要出水的时候,忽然水面泛起了浪花,鱼线也忽东忽西地抖动起来!看见了!我看见鱼啦!我的心跳个不停。我恐怕它们跑了,三把两把把鱼线拽上了岸。两条活蹦乱跳的大雅罗(黑龙江产的一种白鱼)拽了上来,每条鱼有四五两重。

  我顾不得摘鱼钩,把甩线缠巴缠巴和鱼一起拎着就往家跑。到家了,爸爸看到气喘吁吁手里还拎着鱼的我,并没有夸奖我,而是高高地举起了巴掌。奶奶一把将我搂了过去,眼睛瞪着爸爸“你干啥!”爸爸的手掌放了下来,叹了口气“你太小,爸爸怕你像你老叔那样……”我点了点头。

  从那以后,爸爸给我准备了全套的钓鱼工具:鱼竿、白线绳拴着锡坠儿的甩线(那时哪有胶丝、尼龙等,白线绳就是最好的鱼线了)。我终于成了一个黑龙江边的小渔翁。

 
作者:何宗学 来源:黑河日报 编辑:安静
黑河时政 更多>>
相关新闻
·温暖的怀抱——孙吴县第三小学三年一班 毕誉馨
·离别—— 逊克县民族小学 四年一班 邢峻凯
·父爱如山——黑河五小五年四班 韩思远
·我很“小气” 五大连池风景区第二小学五年一班 武东志
点击排行  
黑河时政 更多>>
影音黑河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