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黑河时政 社会新闻 行业动态 文体新闻 边境旅贸 民生新闻 全市各地 俄罗斯信息 阅读俄罗斯
时空黑河 生态黑河 新闻纵深 新闻专题 黑河概览 国内要闻 国际热点 评 论 服 务 媒体看黑河
·阿联酋对中国公民开放落地签证  ·过期药品往哪扔?  ·三招防范出境游信用卡遭盗刷  ·今年9月1日起这些新规为你我解忧  ·国管公积金最新提取流程  ·不动产登记,你都知道哪些内容?  ·“微信旅游”需谨慎  ·警惕朋友圈这6个“坑”  ·家用液化气瓶有“三忌”  ·国家质检总局:几乎所有进口食品均有不符合我国标准情况 
  您当前的位置 :黑河新闻网 > 社会新闻 正文
从儿童团长到战斗英雄——抗美援朝老战士刘玉清的故事
http://heihe.dbw.cn   2015-05-08 16:07:41
黑河日报手机报 权威的视角 丰富的内容
周一至周五 每天以彩信形式发送
订阅方式:移动用户编辑短信HHRB发送到10658333,根据提示回复Y即可。

  东北网黑河5月8日讯 13岁以前,衣不遮体,食不果腹,他为地主打工受尽凌辱;13岁那年,苦尽甘来,八路军的部队来了,穷人翻身做了主人,他也参加了儿童团;铭记党恩,想报仇雪恨,他软磨硬泡,成为一名13岁的小兵,参加了辽沈战役和抗美援朝等大型战役,火线入党,抗击侵略。他就是嫩江县的老战士刘玉清,今年已82岁高龄。多年来,党和国家始终惦记着这位老兵,他的心中也永远铭记党恩,经常到部队、学校为战士、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在战场外仍然展示着他对党的一片赤诚……

  苦难的童年不堪回首

  刘玉清1933年出生在辽宁省彰武县的农民家庭,一家祖孙三代五口人挤在一间破旧的茅草房里生活。在他3岁时,母亲得了重病离开人世。在他6岁时,他的爷爷又被日本人抓去当壮丁,奶奶一急之下病倒了。一家人只能靠父亲给地主家打工养活,过着吃了上顿没下顿的凄苦生活,一年四季,得有大半年连咸菜都吃不上。然而,祸不单行,1941年春天,他的父亲又被国民党抓劳工,去煤矿里背煤,从此,这个家就彻底散了。

  1942年,9岁的刘玉清为了能吃上一口饭,被迫去给地主家打工,先是放猪,后来放牛,一年只挣五斗高粱。黑心的地主像“周扒皮”一样狠毒,一大早鸡没叫时就叫刘玉清等长工起床,稍微慢一些或者干的活他看不顺眼,就一顿打骂。有一次,憋气窝火的刘玉清稍稍顶了两句嘴,就被一顿毒打,屁股被踢肿了,后脑勺还被打起了两个大包,半个月都没好。

  没有鞋穿,刘玉清冬天脚冻得又红又肿,实在冷得受不了了,就把脚插里牛刚拉下的热腾腾的牛粪中暖和一下,可没一会儿,牛粪凉了,他的脚就更冷更疼了。

  从小时候起,刘玉清就对地主老财和万恶的旧社会充满了仇恨,盼望着自己快点长大报仇。

  战场上表现优秀受到嘉奖

  如同黑夜中迎来了黎明。1946年年末,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部队来到了刘玉清的家乡,斗地主、打恶霸,建立了新政权。翻身的刘玉清也参加了儿童团,并凭着个子高、力气大、点子多、放哨机灵的优势当上了儿童团的团长。

  为了报仇雪恨,刘玉清一心想当八路军,可部队首长嫌他年龄小,说什么也不要他。刘玉清一看别的方法没用,只能软磨硬泡了,于是成了部队的“跟屁虫”,部队走到哪儿,他跟到哪儿,终于感动了部队首长,破例将他收下,并安排13岁的刘玉清当司号员吹号。

  参军后的几年里,刘玉清参加了著名的辽沈战役的30多场大大小小的战斗,包括攻打高山台、哈尔套、围困沟帮子、四平外围阻击战、四平攻坚战等战役,在第一次参加的辽西省(现在的辽宁省一部分)彰武县攻打高山台的战斗中,刘玉清所在的部队消灭了国民党的一个排。1949年,刘玉清随部队转战满洲里,把守祖国北大门。

  1950年7月25日下午3点钟,在刘玉清的一生记忆中,是一个最难忘的时刻——他作为高射炮团的司号员,响应毛主席“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号召,随部队乘专列入朝参战。

  在朝鲜,刘玉清随部队参加了“宜南沟阻击战”、“中南沟阻击战”和著名的“平壤保卫战”等战役、战斗,战争的惨烈、悲壮以及战友们表现出的英勇顽强令刘玉清至今印象深刻:宜南沟阻击战整整打了七天七夜,到了第四天晚上,全班12名战士伤亡过半,和刘玉清同村入伍的班长姜万才的右手臂被美军炮弹片炸伤,鲜血直流,他顾不上处理伤口,用左手持枪射击,直到最后取得战斗的胜利;在打了三天三夜的平壤保卫战中,当战斗持续到第三天下午时,高炮班战友除了牺牲的,就是受伤的,只有班长张国祯一个人坚持战斗,他迸发出强大的能量,一人顶好几个人用,和兄弟部队一起出色地完成了战斗任务。

  在1952年9月的中南沟阻击战中,刘玉清也负伤了。当时他执行团首长命令,用号声紧急联络部队。在一营接受命令后联系二营时,被来袭的美军飞机发现,左大腿被打中,鲜血瞬间淌满了他穿的鞋。紧要关头,刘玉清没有放下手中的军号,又争分夺秒地联系了其他的部队,胜利地完成了首长下达的任务。战斗结束后,刘玉清获得全国嘉奖。1953年,他奉命回国疗养,半年后复员。

  一生都会铭记党的恩情

  4月24日下午,当记者慕名来到了刘玉清所居住的嫩江县怡馨家园小区的住宅。在敲门时,门上悬挂着的由黑龙江省人民政府颁发的“光荣之家”的红色牌匾就吸引了记者的注意,彰显了这家主人的与众不同。进门后,刘老和老伴热情地迎接。尽管刚从外地旅游归来,可老人依然精神矍铄,丝毫没有感到疲惫。

  记者观察到,老人的家里很是简朴,却充满了红色的回忆:客厅的墙上张贴着一幅书写着《沁园春·雪》诗词的画,在巍巍的青山峻岭间,一轮红日喷薄而出,毛主席身着大衣,目光慈祥和善地伫立在大好河山的美景中,显示出领袖的风度和神采。各房间的墙壁上,也张贴着毛主席、周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画和照片。

  刘老环顾着这些画和照片,目光中充满着亲切和感激。当听说记者要给他照相时,急忙进屋换了件挂满了多个纪念章和勋章的老式军装,“这是2005年由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纪念章’;这是1948年,我在福州获得的‘解放华南功勋章’;这是1949年,我在四平获得的‘解放东北纪念章’;这是1950年,我在入朝时获得的‘保卫世界和平纪念章’……”刘老亲切地抚摸着一枚枚充满记忆的纪念章,神色动容,仿佛又回到了硝烟弥漫的战场。

  “是共产党改变了我一生的命运,让我吃得饱、穿得暖,还让我从破旧、低矮的泥草房搬进了宽敞明亮的楼房,我要一辈子念党恩、跟党走”,刘老激动地表示。

刘玉清感谢党和政府让他住进了楼房,特意在小区门口留影

刘玉清和老伴在毛主席的画前留影

 
 
作者:魏立波 来源:黑河晚刊 编辑:安静
黑河时政 更多>>
相关新闻
·喵星人齐聚边城 众萌猫人气爆棚
·青年王岐山
·“立案登记”让司法正义的引擎轰鸣
·《虎妈猫爸》教育冲突戳人心
点击排行  
黑河时政 更多>>
影音黑河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