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黑河4月24日讯 只要勤劳,就能挣钱;只有诚信经营,生意才能长久红火。多年来,从农村进城创业的女青年张晓磊始终坚持这两条原则,开办的“小饭桌”不仅赢得了众多学生家长的青睐,而且还顺利获得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颁发的《餐饮服务许可证》,在动态等级评定中获得了最高级别的“笑脸”标识,在年度综合等级评定中也被评为最高级的A级。成为食品药品监督部门树立的“小饭桌”典型。面对众多赞誉,张晓磊只是微微一笑,“‘小饭桌’是个良心活,只要把别人家的孩子当成自己家的孩子去对待,肯定能办好。”
张晓磊是爱辉区幸福乡之路村农民,出生于1984年,结婚后,在市区开始了城里人的生活。她的丈夫没有正式工作,在一家机关单位当保安,每月工资只有1500元。钱不够花,日子过得紧紧巴巴,这让闲不住的张晓磊产生了创业的念头。2004年,她在龙滨路上开办了一所幼儿园,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2006年,她抓住邻近黑河第五小学的地域优势,创办了一家“小饭桌”。起初,由于没有什么知名度,只来了一个孩子,这让充满创业激情的张晓磊很上火,可是具有不服输性格的她咬牙坚持了下来,尽心尽力把唯一的“顾客”服务好。
干什么就要尽力去干好。“小饭桌”是为孩子们提供就餐、托管的场所,食品一定要保证安全。为了逃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食品安全检查,很多“小饭桌”不挂牌,开在楼区里,偷偷摸摸。可张晓磊的“小饭桌”却大大方方地挂牌,坦然地接受各种检查,而且在检查中都获得了最高级别的评定。
记者了解到,获得“笑脸”标识是要经过许可管理、人员管理、场所环境、设施设备、采购贮存、加工制作、清洗消毒等9大项58小项严格的检查才获得的,而一年四个季度的检查评定都是“笑脸”,才能在年度综合等级评定中获得A级。据了解,市区获得这一殊荣的只有两家“小饭桌”。就连一些比较出名的大饭店也都对“笑脸”标识和A级评定可望而不可即。
然而,荣誉的获得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为了达到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要求的标准,张晓磊先后投入四万余元,购置了相关设备,对屋内装修、布局进行了严格整改。在近日的一天中午,记者跟随食药监局检查人员来到了张晓磊创办的小饭桌进行突击检查,看到头顶白帽、身着白色制服、戴着口罩的张晓磊正在厨房内忙着做饭,厨房里一尘不染,十分整洁,紫外线消毒灯、消毒柜一应俱全,就连大门口都有灭蝇灯,墙壁瓷砖到顶,底棚是防火吊顶。打开专设的冰箱,几小盒食品样品整齐地摆放在那样,检查人员介绍说,这是孩子们就餐的食品样品,按照规定,要留样48个小时。
翻开小饭桌的食品、食品原料的索证索票本,张贴着一张张发票、检疫合格证。检查人员解释说,为了保证孩子们的食品安全,“小饭桌”业主在购买米面粮油时要索取产品合格证,在购买鸡肉、猪肉等肉制品时,要索取检疫合格证。“买米面粮油和肉、菜等商品我都要到正规的商店去购买,以保证质量和安全,虽然多花了不少的钱,但买着心安,对自己负责,也对孩子们负责”,张晓磊介绍说
开饭了!中午回来的孩子们在洗完手后,每人托着一个盛满饭菜的不锈钢分格餐盘开始吃饭,主食是米饭,两个菜分别是瓜片火腿肠鸡蛋、鸡腿蘑菇粉条,色香味俱全,让孩子们胃口大开。
由于环境设施好,食品安全有保证,张晓磊的“小饭桌”远近闻名,赢得众多家长的信任。中午前来探望孩子的家长张女士对张晓磊的“小饭桌”赞不绝口,“这个‘小饭桌’管理精细到位,吃住都挺好的,我们家长特别放心。”

张晓磊正在给孩子们做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