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黑河4月21日讯 春风送暖,黑土地上到处勃勃生机。4月15日,记者来到位于爱辉区西岗子镇坤站村的水稻智能催芽车间,看到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的工作人员穿着过膝水靴,拎着水桶,拿着抹布,正在清理3号催芽箱,而5号催芽箱机器转动轰轰作响,水花翻滚,正在为稻种进行高质量、高标准的浸种催芽。
浸种催芽对秧苗好坏、水稻产量有着决定性的影响。西岗子镇稻农冷文德说,自己种稻25年一直都是用土办法,路边水坑里浸种,自家热炕头上催芽,整个过程需要9~11天。由于掌握不好温度,出“三类苗”是常有的事,自然就影响了产量。今年,冷文德计划种稻500亩,他提前查询好天气形势,只用48小时就完成了3000公斤稻种的催芽,4月14日,他家稻种已经全部播种到大棚里。老冷高兴地说,科技的力量就是大,智能催芽苗齐芽壮、抗病早熟,“好苗子”自然能带来丰收果实。
为提升寒地水稻生产水平,提高水稻浸种催芽标准化、规模化,2013年末,爱辉区在西岗子镇坤站村建设水稻智能程控浸种催芽生产车间,为水稻种植户提供免费智能浸种催芽服务,不断提高水稻种植科技含量,促进农业增产增效。智能催芽工作需要遵守严格的标准,由于催芽车间是第一年运行,从3月末开始,6名农技人员便进驻催芽车间,收稻种、拌药、装袋、做记录,一连半个月没有回家,清明假期也没有休息,每天24小时坚守在芽种生产一线,详细记录每一时间段内浸种催芽箱内温度的变化,严把浸种催芽质量关,确保为种植户提供优质、高产的水稻芽种。
4月10日,首批20吨稻种成功完成催芽。截至目前,共为稻农免费浸种催芽三批35吨,预计总催芽量可达到50吨以上。

图为农技人员正在清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