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黑河4月7日讯 新修订的环保法已于1月1日正式实施。人们对这部号称“史上最严环保法”的议论很多,对今后治污乃至生态文明建设充满新期待。
环境治理是个系统工程,但以前我们把它想得很简单,以为只要一把手重视,有壮士断腕般的魄力就能“药到病除”。记得“九五”计划中规划大江大湖治理时,曾响亮提出“不让污水流入21世纪”,为此还在淮河、太湖等流域开展声势浩大的达标排放“零点行动”。很可惜,这些广泛动员、处罚严厉的环保行动没能获得预期效果,有人甚至因此认为环保执法就是“软柿子”,可以讨价还价,可以阳奉阴违。
十几年前的“零点行动”为何未能制止“污水流入21世纪”?有环保法规不健全和地方保护等原因,但笔者认为,根源在于当时把治污想得过于简单,迷信依靠行政手段就能解决所有环境问题。那时候,很多地方的工业化刚起步,环境容量还很大,“村村点火、户户冒烟”仍被视为发展地方经济的样板,大家认为污染一点无所谓,干净的水、好的空气还多得很呢。与此同时,当时关于环境治理的基础研究几乎空白,治污措施往往流于空谈。比如大家都很关心太湖的蓝藻问题,但大家对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氮、磷来源并不很清楚,对“零点行动”治理千余家重点污染企业能否让太湖在2000年元旦如期变清,缺乏最基础的科研依据。
今天的治污与十几年前已有很大不同。原来认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却一文不值的清新空气、干净的水,如今成为人们珍惜的公共产品,生态环境在人们生活幸福指数中的重要地位不断凸显,环境问题日益成为重要的民生问题。“史上最严环保法”也就应运而生。严格的法律必将极大地推动环境治理。但治污和生态修复是个“病去如抽丝”的渐进过程,它既要有壮士断腕般的果敢,也需要滴水穿石般的韧劲,需要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作相应的调整和配合。只有当最严厉的环保制度、最迫切的民生需求与切实可行的治理、修复手段相互策应时,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才可能如期再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