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黑河时政 社会新闻 行业动态 文体新闻 边境旅贸 民生新闻 全市各地 俄罗斯信息 阅读俄罗斯
时空黑河 生态黑河 新闻纵深 新闻专题 黑河概览 国内要闻 国际热点 评 论 服 务 媒体看黑河
·阿联酋对中国公民开放落地签证  ·过期药品往哪扔?  ·三招防范出境游信用卡遭盗刷  ·今年9月1日起这些新规为你我解忧  ·国管公积金最新提取流程  ·不动产登记,你都知道哪些内容?  ·“微信旅游”需谨慎  ·警惕朋友圈这6个“坑”  ·家用液化气瓶有“三忌”  ·国家质检总局:几乎所有进口食品均有不符合我国标准情况 
  您当前的位置 :黑河新闻网 > 社会新闻 正文
树立新风尚 非火化区农民逝后不占地
http://heihe.dbw.cn   2015-04-02 11:09:58
黑河日报手机报 权威的视角 丰富的内容
周一至周五 每天以彩信形式发送
订阅方式:移动用户编辑短信HHRB发送到10658333,根据提示回复Y即可。

  东北网黑河4月2日讯 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很多农民入土为安的传统观念也得到极大的转变。日前,有两名非火化区的农民都选择了在逝后进行火化这种生态节地葬法,不仅节约了土地资源,而且保护了生态环境。

  今年2月19日,65岁的爱辉区二站乡卧冬河村农民韩桂兰因病在黑河市区医院不幸去世,按照规定她可以拉回村里实行土葬,可遵照她生前的遗愿,儿子为她的遗体实施了火化。“现在农村土地本来就少,如果非火化区农民逝后都土葬,那再等若干年后,我们村里的四周将处处是坟头,不堪想象。”韩桂兰的儿子白凤海介绍说,“我们直接在城里把遗体进行火化,骨灰盒安放在殡仪馆,进城的时候就可以看望一下。”白凤海的父亲是一名老党员,他大力支持遗体火化这一葬法,并表示,自己逝后也要火化,把自己的骨灰盒和老伴的一起放到殡仪馆。

  去年12月17日,80岁的二站乡根里河村农民肖淑珍在逝后遗体也进行了火化。她的儿子范洪国表示,这也是老人生前的遗愿。“二站乡是林区,防火任务挺艰巨的,每到清明时节,一些农民在亲人坟头烧纸祭奠,不仅污染了环境,而且形成了火灾隐患,如果都选择火化后骨灰撒散,就会有效地减少森林火灾的发生。”

  近年来,我市加大节地生态葬引导奖励力度,从2015年1月开始,在骨灰撒散、非火化区火化政府给予补贴基础上,扩大到遗体深埋不留坟头、骨灰树葬、草坪葬、花坛葬4种生态葬法,分别给予800元补贴,积极提倡推广扩大绿色生态节地殡葬。按照《黑河市区惠民殡葬补贴实施办法》,韩桂兰、肖淑珍两位老人由于家庭贫困以及实施生态葬法,分别可以享受到近2000元的政府补贴。

 
作者:魏立波 来源:黑河晚刊 编辑:安静
黑河时政 更多>>
相关新闻
点击排行  
黑河时政 更多>>
影音黑河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