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发展得好不好,打光棍的比例是个重要指标。
3月12日,记者来到陕西省铜川市照金镇,了解这里的红色旅游名镇建设情况,得知一个消息:几年前,照金镇的照金村还有13个光棍,现如今其中的11个人都娶了媳妇生了娃。
农村里娶不到媳妇,大多因为家里穷。如今他们日子过得好不好?
记者碰到30岁的照金村人卢建欢时,他正在照金公司修电机。卢建欢2003年出铜川,去西安、四川等地打工多年,没挣到多少钱,家里一直是几间土屋。长得虽然斯斯文文,可这么多年还是讨不到媳妇,成了村子里的老光棍。
照金镇是革命老区,坐落在黄土高原的南端,山高沟深,2011年人均纯收入5410元。“红色资源是个宝,可是如何用我们不知道。政府常说发展民生,往细了说,啥时候让我们也过上好日子,娶到媳妇才实在。”年纪渐长的卢建欢当时也发愁、郁闷。
2012年8月,照金红色旅游名镇一期项目全面启动。专门成立了照金景区管委会和照金公司,坚持政府主导、市场参与,推进照金镇的开发建设。
2013年春天,在西安打工的卢建欢回了趟照金,照金的变化让半年没回家的他吃了一惊!原来在推进照金景区镇区发展的一期项目中,80%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群众安置工程。照金的水、电、路、气等基础设施建设到位,教育、文化、卫生、商业金融等配套服务一应俱全。
家里的土坯危房要拆了,卢建欢很高兴:外出打工期间,他曾陆续带过几个女朋友回来,可人家看了他的房子后,婚事就黄了。如今按照补偿标准,他将分到两套小区新房。
2013年9月份才能住进新家,5月份卢建欢的婚事就定了。他也决定不再外出打工了。凭着机电维修的手艺,他来到照金公司上班。为了让村民就地城镇化,照金采取安排就业、发展产业、扶持创业的思路,解决了多数村民的就业创业问题。
回乡不久,卢建欢和340名老乡一起参加了铜川市人社局开办的照金统筹城乡就业创业培训班,并获得了铜川市就业局颁发的《技能培训证》,有条件的村民在照金村旅游(集团)公司入股,既是股东,也是员工。
一系列的红色旅游产业、千余亩的照金牧场、西北一流的照金国际滑雪场……照金现如今的72家商户,2家大型酒店,直接带动村民就业600多人。不仅如此,这些产业的上马更是带动了照金周边村镇的发展。从失地农民就地转化成了景区员工,卢建欢和老乡们上着班,不用再背井离乡。
“少了大都市的繁华,这里的工资怎么样?”记者问道。
“目前工资2700元,家里的5亩土地租给公司,每年还能收2500元,妻子在镇上开了个文具店,商铺是成本价租的,镇上还补助了2000元创业资金。”卢建欢给记者算着账:“照金村集体还占了照金公司的股份,村集体每年拿到入股分红后还会给村民进行二次分配。”每年都见到实实在在的分红,卢建欢在照金的日子过得蛮不错,如今孩子也一岁多了。
照金镇派出所提供的一份数据挺有意思:前些年照金镇每年都有10多个人迁出。近两年,每年都有好几个年轻人又回来问:我父母户口还在这里,我能不能再迁回来,在家乡好好发展?
渐渐地,外出打工的少了。之前的留守儿童、留守老人和妇女,也都打心眼里高兴。
照金这几年飞速的变化,卢建欢老觉得有些像做梦:从2012年9月15日第一个基坑开挖,到2013年8月底建成运营,照金红色旅游名镇的建设用了不到一年时间。
听见卢建欢这么说,陕西照金公司的董事长赵文涛有点着急。他插话说:我希望大家不要只关注“照金速度”。“照金速度”的创造是“政企合作、企业主导、政府服务、市场化运作”的“照金模式”的探索和实践。这种模式激发了活力,也保证了质量和方向。
“照金是革命老区,建设红色旅游名镇,必须和一般的景区不一样。它要传承红色基因,会努力走出一条改善民生、振兴老区经济的好路子。”赵文涛说。
走进照金,红色旅游名镇的建设还在如火如荼地开展。不远处,卢建欢正在广场上工作,几百米外的文具店内,他的妻子在整理着货架。临近下午,这条红色文化创意街区上的游客渐渐多了起来。街道两边的空地上,邻村的村民拎着鸡蛋、土豆等土特产赶过来,趁着客流想再多赚几个钱。
|